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1页 |
·小麦条锈病发生概况 | 第10页 |
·小麦条锈菌研究 | 第10-13页 |
·小麦条锈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小麦条锈菌种群分化与鉴定 | 第11-12页 |
·毒性分析 | 第12-13页 |
·条锈菌寄生适合度的研究 | 第13-19页 |
·寄生适合度定义 | 第13页 |
·寄生适合度决定因子间的关系 | 第13-14页 |
·病原菌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 | 第14-17页 |
·寄生适合度预测模型的研究 | 第17-18页 |
·寄生适合度属性的研究 | 第18-19页 |
·选题的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选题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4 个条锈菌小种的寄生适合度研究 | 第21-4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材料 | 第21-24页 |
·方法 | 第24-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46页 |
·供试小种在12 个中高感品种上的寄生适合度参数多元方差分析 | 第27-30页 |
·供试小种14 个寄生适合度参数的因子分析 | 第30-36页 |
·四个小种对 Yr9 和 Yr1 的寄生适合度测定结果 | 第36-39页 |
·四个小种在12 个小麦品种上侵染几率的研究 | 第39页 |
·供试小种在12 个小麦品种上夏孢子萌发率的研究 | 第39-41页 |
·供试小种在12 个小麦品种上潜育期的研究 | 第41-42页 |
·供试小种在12 个小麦品种上夏孢子堆密度的研究 | 第42-43页 |
·供试小种在12 个小麦品种上产孢量的研究 | 第43-46页 |
第三章 条锈菌4 个生理小种毒性谱分析 | 第46-4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材料 | 第46-47页 |
·供试生理小种 | 第47页 |
·鉴定方法 | 第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供试小种毒性基因谱测定结果 | 第47页 |
·供试小种对主栽小麦品种的苗期致病性测定结果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9-53页 |
·讨论 | 第49-52页 |
·我国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寄生适合度的比较 | 第49页 |
·小麦条锈菌寄生适合度参数的可靠性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页 |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