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概述 | 第9-17页 |
第一节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概述 | 第9-12页 |
一、执行救济制度的概念 | 第9-11页 |
二、执行救济的特征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执行救济制度的类型 | 第12-15页 |
一、执行救济的类型概述 | 第12-13页 |
二、程序性的执行救济 | 第13-14页 |
二、实体性的执行救济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执行救济制度设置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一、执行瑕疵 | 第15-16页 |
二、执行救济制度设置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比较研究 | 第17-29页 |
第一节 民事执行救济的范围 | 第17-26页 |
一、我国台湾地区 | 第17-18页 |
二、德国 | 第18-20页 |
三、日本 | 第20-21页 |
四、法国 | 第21-23页 |
五、瑞士 | 第23-25页 |
六、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民事执行救济机关 | 第26-29页 |
一、我国台湾地区 | 第26页 |
二、德国 | 第26-27页 |
三、日本 | 第27页 |
四、法国 | 第27页 |
五、瑞士 | 第27-28页 |
六、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现状及缺陷 | 第29-40页 |
第一节 执行救济制度的现状 | 第29-35页 |
一、立法现状 | 第29-31页 |
二、司法现状 | 第31-35页 |
第二节 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缺陷 | 第35-40页 |
一、缺乏对债务人实体权利的救济 | 第35页 |
二、案外人异议制度设置不合理 | 第35-38页 |
三、执行救济机关设置不完善 | 第38-39页 |
四、执行异议审查程序缺失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完善 | 第40-47页 |
第一节 完善执行救济制度的指导思想 | 第40-41页 |
一、树立"公正优先"的指导思想 | 第40-41页 |
二、树立"兼顾效率"的指导思想 | 第41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具体举措 | 第41-47页 |
一、设置执行异议审查程序 | 第41-42页 |
二、完善异议之诉制度 | 第42-44页 |
三、完善执行救济机关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