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导言 | 第12-18页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6-18页 |
第一章 资本项目管制与开放的理论研究 | 第18-28页 |
第一节 资本项目管制与开放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资本项目管制的起源 | 第19-21页 |
第三节 资本项目管制的动机 | 第21-23页 |
第四节 资本项目管制效率下降的经济学分析 | 第23-25页 |
第五节 资本项目开放的必然性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 | 第28-39页 |
第一节 转轨国家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和背景分析 | 第28-32页 |
一、波兰的资本项目开放 | 第28-30页 |
二、俄罗斯的资本项目开放 | 第30-31页 |
三、转轨国家资本项目开放的特点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东南亚国家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和背景分析 | 第32-34页 |
一、泰国的资本项目开放 | 第32-33页 |
二、马来西亚的资本项目开放 | 第33-34页 |
三、东南亚国家资本项目开放特点 | 第34页 |
第三节 其他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和背景分析 | 第34-39页 |
一、印度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和背景分析 | 第34-36页 |
二、韩国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和背景分析 | 第36-38页 |
三、其它国家资本项目开放特点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 | 第39-49页 |
第一节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历史回顾 | 第39-40页 |
第二节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现状和特点 | 第40-49页 |
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现状 | 第40-46页 |
二、中国当前资本项目开放的特点 | 第46页 |
三、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现状评估 | 第46-49页 |
第四章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路径 | 第49-68页 |
第一节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应具备的条件 | 第49-59页 |
一、强大的经济实力 | 第49-50页 |
二、合理的产业结构 | 第50-51页 |
三、谨慎的财政政策 | 第51-52页 |
四、健全的金融体系 | 第52-56页 |
五、恰当的利率水平和汇率制度选择 | 第56-59页 |
六、适当的外汇储备 | 第59页 |
第二节 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促进国际收支动态平衡 | 第59-65页 |
一、调整国际收支平衡战略,允许国际收支今后5~10年适当逆差 | 第60-61页 |
二、利率、汇率手段并用,合力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 第61页 |
三、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人民币国际信誉 | 第61-62页 |
四、加强流入管理和控制 | 第62-63页 |
五、趋利避害,及时调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战略和政策 | 第63页 |
六、继续放松对资本流出的管制 | 第63-64页 |
七、开辟投资渠道,扩大外汇储备使用范围 | 第64页 |
八、调整资本管制方式,降低监管成本,提高资本管制的有效性 | 第64-65页 |
九、继续推进汇率制度调整 | 第65页 |
第三节 资本项目开放的相关配套措施 | 第65-68页 |
一、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 第65-66页 |
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 第66页 |
三、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 第66页 |
四、健全和完善资本项目开放相关的法律体系 | 第66-67页 |
五、要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国际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 第67页 |
六、加强国际合作和建立国际协调机制 | 第67-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