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茶叶是信阳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 第10页 |
·信阳茶业发展的优势 | 第10-12页 |
·区位优势突出 | 第10-11页 |
·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内质好 | 第11页 |
·茶叶品牌效应高 | 第11-12页 |
·政策优势 | 第12页 |
·信阳茶叶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部分产区仍对无公害茶生产认识不足 | 第12页 |
·茶园基础薄弱 | 第12页 |
·茶叶生产集约化程度低 | 第12页 |
·茶叶科技投入不足 | 第12-13页 |
·茶叶无公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茶园间作 | 第14-15页 |
·无公害茶园施肥技术 | 第15页 |
·无公害茶园铺草技术 | 第15-16页 |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 第16-17页 |
·选题意义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选题意义 | 第17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茶园间作试验 | 第18页 |
·试验地点 | 第18页 |
·试验小区的设立 | 第18页 |
·观测记载 | 第18页 |
·茶园施肥试验 | 第18-20页 |
·试验地点 | 第18页 |
·施肥处理方法 | 第18-19页 |
·施肥时间 | 第19页 |
·施肥深度和距离 | 第19页 |
·施肥次数和比例 | 第19页 |
·不同肥料搭配 | 第19页 |
·施肥用量 | 第19页 |
·分析测定 | 第19-20页 |
·土壤分析方法 | 第19页 |
·制茶品质分析 | 第19-20页 |
·茶园铺草试验 | 第20页 |
·试验地点 | 第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页 |
·茶园病虫防治试验 | 第20-22页 |
·试验地点 | 第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2页 |
·茶树害虫天敌资源调查 | 第20页 |
·不同茶园生态对茶树害虫的影响 | 第20页 |
·自然界天敌控制作用观察 | 第20页 |
·B.t.乳剂防治试验 | 第20-21页 |
·茶毛虫核形多角体病毒(EpNPV)和茶尺蠖核形多角体病毒(EoNPV) | 第21页 |
·韦伯虫座孢菌和扑虱灵对黑刺粉虱的药效比较试验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6页 |
·茶园间作结果分析 | 第22-25页 |
·间作对茶园内光的影响 | 第22页 |
·间作对茶园温度的影响 | 第22页 |
·间作对茶园湿度的影响 | 第22页 |
·间作对茶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22-23页 |
·间作对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23-24页 |
·茶园间作经济效益比较 | 第24-25页 |
·茶园间作后茶叶品质比较 | 第25页 |
·茶园施肥结果分析 | 第25-31页 |
·不同施肥时间的效果分析 | 第25-26页 |
·不同施肥深度和距离的效果分析 | 第26页 |
·不同施肥次数和比例的效果分析 | 第26-27页 |
·不同施肥搭配方法的效果分析 | 第27-28页 |
·不同施肥数量的效果分析 | 第28-29页 |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29-30页 |
·施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 第30-31页 |
·茶园铺草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铺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31页 |
·铺草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31-32页 |
·茶树病虫防治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信阳茶树害虫天敌名录 | 第32页 |
·生态茶园对茶树害虫的抑制作用 | 第32-33页 |
·自然界天敌的控制作用 | 第33页 |
·B.t.乳剂防治结果 | 第33-34页 |
·EpNPV和EoNPV防治结果 | 第34页 |
·韦伯虫座孢菌和扑虱灵防治结果 | 第34-36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6-40页 |
·小结 | 第36页 |
·讨论 | 第36-40页 |
·关于茶园间作的讨论 | 第36-38页 |
·关于茶园施肥的讨论 | 第38页 |
·关于茶园铺草的讨论 | 第38-39页 |
·关于茶园病虫害防治的讨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