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对水稻矮秆培矮64S矮生性表达的影响
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2页 |
·水稻矮秆基因的发掘与鉴定 | 第11-13页 |
·水稻矮源在水稻生产中的利用 | 第13-14页 |
·水稻植株的矮化机制 | 第14-21页 |
·水稻植株矮化与节间和细胞长度、数目的关系 | 第14-15页 |
·水稻植株矮化与温度的关系 | 第15页 |
·水稻植株矮化与植物激素的关系 | 第15-18页 |
·水稻矮化与GAs和IAA的关系 | 第16-17页 |
·水稻矮化与ABA、乙烯和BRs的关系 | 第17-18页 |
·矮秆水稻对外源GA_3的反应及与酶活性的关系 | 第18-19页 |
·激素对水稻矮生性的调控机理 | 第19-21页 |
·GAs对细胞生长的作用 | 第19页 |
·IAA对细胞生长的作用 | 第19-20页 |
·GAs结合蛋白对水稻矮生性的调控 | 第20-21页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21-22页 |
2 本研究的意义和创新 | 第22-23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23-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8页 |
·田间植株激素处理 | 第23-24页 |
·测定指标 | 第24-28页 |
·显性矮秆基因在F1中的显性表达 | 第24页 |
·成熟期水稻材料株高和各节间长度 | 第24页 |
·水稻营养生长期内源激素含量 | 第24-26页 |
·种子萌发期淀粉酶活性 | 第26页 |
·水稻营养生长期叶绿素含量 | 第26页 |
·水稻营养生长期过氧化物酶活性 | 第26页 |
·水稻营养生长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 | 第26-28页 |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2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8-42页 |
·供试水稻材料成熟期株高和节间长度的变化 | 第28-30页 |
·矮秆基因在F1中的显性表达 | 第28-29页 |
·供试水稻成熟期株高和节间长度的比较 | 第29-30页 |
·水稻营养生长期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30-36页 |
·在正常生长条件下水稻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 | 第30-33页 |
·外源激素对水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33-36页 |
·GA_3对水稻种子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水稻营养生长期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37-39页 |
·水稻营养生长期POD酶活性变化 | 第39-40页 |
·正常生长条件下水稻POD酶活性的变化 | 第39页 |
·激素处理后水稻POD酶活性的变化 | 第39-40页 |
·水稻营养生长期POD同工酶谱带的变化 | 第40-42页 |
5 讨论 | 第42-48页 |
·矮秆基因的显隐性及GA_3对淀粉酶诱导作用 | 第42-43页 |
·植株内源激素的变化 | 第43-45页 |
·外源GA_3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43-44页 |
·多效唑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44-45页 |
·激素对叶绿素和POD的影响 | 第45-46页 |
·本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 | 第46-47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7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