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淮阳人祖爷信仰研究
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概念的界定 | 第8-10页 |
三、学术史回顾 | 第10-12页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12-13页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人祖爷信仰的神性源泉以及信仰的衍变 | 第14-31页 |
第一节 人祖爷信仰的神性源泉 | 第14-22页 |
一、典籍中刻画的圣灵形象 | 第15-16页 |
二、传说里渲染的“人祖”地位 | 第16-20页 |
三、巍峨陵庙的烘托 | 第20-22页 |
第二节 人祖爷信仰的衍变 | 第22-31页 |
一、近代以前人祖爷信仰略考 | 第23-25页 |
二、近代以来的人祖爷信仰状况 | 第25-31页 |
第二章 人祖爷信仰的兼容性及其播迁方式 | 第31-38页 |
第一节 人祖爷信仰的兼容性 | 第31-33页 |
第二节 人祖爷信仰的播迁方式 | 第33-38页 |
一、口耳相传 | 第34-35页 |
二、著文记言 | 第35-36页 |
三、官方祭典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人祖爷信仰寓意的主题与民众表达 | 第38-54页 |
第一节 人祖爷信仰寓意的主题 | 第38-42页 |
一、祖先崇拜 | 第38-40页 |
二、生殖崇拜 | 第40-42页 |
第二节 人祖爷信仰的民众表达 | 第42-54页 |
一、仪式 | 第43-51页 |
二、符号 | 第51-54页 |
第四章 人祖爷信仰的社会功用和发展原因 | 第54-69页 |
第一节 人祖爷信仰的社会功用 | 第54-63页 |
一、商业贸易功能 | 第54-57页 |
二、社会规范功能 | 第57-59页 |
三、社会教化功能 | 第59-61页 |
四、休闲娱乐功能 | 第61-62页 |
五、世风解释功能 | 第62-63页 |
第二节 人祖爷信仰充分发展的原因 | 第63-69页 |
一、小农经济基础的决定性 | 第64-66页 |
二、儒家伦理道德的浸染 | 第66页 |
三、民众鬼神崇信的传统 | 第66-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
详细摘要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