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8-15页 |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 | 第8-10页 |
·对传统教学的反思 | 第8-9页 |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 | 第9-10页 |
·初中函数教学的重要意义 | 第10-11页 |
·初中函数在数学课程中的地位 | 第10页 |
·初中函数在历年中考中的地位 | 第10-11页 |
·问卷调查的相关分析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9页 |
·有效教学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有效教学的定义 | 第15-17页 |
·有效教学的特征 | 第17-18页 |
·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 第18-21页 |
·教学设计的定义 | 第19页 |
·教学设计基本内容 | 第19-20页 |
·教学设计基本模型 | 第20-21页 |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学习理论 | 第21-26页 |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初中函数有效教学设计 | 第29-40页 |
·教学背景的分析 | 第29-32页 |
·函数教材分析 | 第29-31页 |
·学习者和教学需求分析 | 第31-32页 |
·教学目标的确定 | 第32-34页 |
·重要方法与思想的教学设计 | 第34-36页 |
·教学策略的使用 | 第36-38页 |
·教学评价的设计 | 第38-39页 |
·教学实施的建议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初中函数案例研究 | 第40-64页 |
·函数概念教学及案例 | 第40-48页 |
·《变量与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 第40-45页 |
·函数概念教学的有关分析 | 第45-48页 |
·函数性质教学及案例 | 第48-55页 |
·《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和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 第48-53页 |
·函数性质教学的有关分析 | 第53-55页 |
·函数应用教学及案例 | 第55-64页 |
·《二次函数y=ax~2+bx+c 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基于几何画板的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案例 | 第55-62页 |
·函数应用教学的有关分析 | 第62-64页 |
第五章 初中函数有效教学设计研究的相关结论与反思 | 第64-74页 |
·初中函数教学设计研究的相关结论 | 第64-72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详细摘要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