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应用近等基因系研究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符号说明第9-10页
一 文献综述及研究背景第10-23页
   ·稻米的主要成份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10页
   ·稻米品质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第10-12页
     ·碾磨品质第10页
     ·外观品质第10-11页
     ·蒸煮食味品质第11-12页
   ·淀粉粒结构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12-14页
   ·谷类作物胚乳中淀粉的生物合成第14-16页
     ·支链淀粉的合成第15页
     ·直链淀粉的合成第15-16页
   ·淀粉合成中关键的酶及其功能第16-23页
     ·A D P 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第16页
     ·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第16-17页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第17-18页
     ·淀粉分支酶第18-20页
     ·淀粉脱分支酶第20-21页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确定第21-23页
二 材料与方法第23-27页
   ·供试材料第23页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方法第23页
   ·水稻叶片总 DNA 的提取(CTAB 法)第23页
   ·分子标记及其检测第23-24页
   ·农艺性状调查第24-25页
   ·稻米品质测定第25-26页
     ·水稻成熟种子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按农业部颁标准 NY147-88)第25页
     ·胶稠度的测定第25-26页
     ·淀粉粘滞性测定第26页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第26-27页
三 结果与分析第27-41页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第27-33页
     ·近等基因系构建过程第27-28页
     ·分子标记检测及其结果第28-31页
     ·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分析第31-33页
       ·BC5F4代农艺性状第31页
       ·BC6F3代农艺性状第31-32页
       ·BC6F3代糯性材料农艺性状第32-33页
   ·非糯背景下支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效应分析第33-37页
     ·BC5F4 代淀粉品质测定结果与分析第33-35页
       ·BC5F4 代直链淀粉含量测定与分析第33-34页
       ·BC5F4 代胶稠度测定与分析第34页
       ·BC5F4 代淀粉粘滞性测定与分析第34-35页
     ·BC6F3 代淀粉品质测定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BC6F3 代直链淀粉含量测定与分析第35-36页
       ·BC6F3 代胶稠度测定与分析第36-37页
       ·BC6F3 代淀粉粘滞性测定与分析第37页
   ·糯性背景下支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效应分析第37-41页
     ·BC6F3 代直链淀粉含量测定与分析第38页
     ·BC6F3 代胶稠度测定与分析第38-39页
     ·BC6F3 代淀粉粘滞性测定与分析第39-41页
四 讨论第41-51页
   ·Wx 基因是稻米食味品质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第41-43页
   ·控制支链淀粉合成的关键酶对 RVA 谱特征值的影响第43-47页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第44-45页
     ·淀粉分支酶第45-46页
     ·淀粉脱分支酶第46-47页
   ·懦性与非懦性背景下各近等基因系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影响的比较第47-48页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近等基因系第47页
     ·淀粉分支酶基因近等基因系第47-48页
     ·淀粉脱分支酶基因近等基因系第48页
   ·近等基因系构建第48-51页
     ·近等基因系的农艺性状在不同世代间的差异第48-49页
     ·近等基因系构建的下步计划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致谢第57-58页
附表1第58-59页
附表2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国葬悼词对比分析
下一篇:厨房电器趣味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