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光纤通信中的偏振模色散及其补偿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4页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国际国内的研究状况和进展第10-12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2-14页
第二章 偏振模色散的理论研究第14-28页
   ·典型光纤标准的特点第14-16页
   ·偏振模色散的定义第16-19页
     ·主偏振态的概念第16-17页
     ·偏振模色散矢量第17-18页
     ·偏振模色散系数的定义第18-19页
   ·偏振模色散的数学描述第19-24页
     ·琼斯矢量法第20-22页
     ·邦加球描述法第22-24页
   ·差分群时延第24页
   ·单模光纤中 PMD 的测量方法(线性)第24-27页
     ·时域 PMD 测量方法第24-25页
     ·频域 PMD 测量方法第25-27页
     ·各种方法比较第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PMD 对传输系统的影响第28-39页
   ·判断 PMD 对系统影响的几个基本概念第28-30页
     ·功率代价第28-29页
     ·误码率 BER (Q因子)第29-30页
     ·眼图与眼图代价第30页
   ·PMD 引起的脉冲展宽第30-34页
     ·具有 PMD 效应的脉冲传输第30-31页
     ·PMD 引起的脉冲展宽—时域分析第31-33页
     ·PMD 引起的脉冲展宽—频域分析第33-34页
   ·PMD 对接收信号频谱的影响第34-38页
     ·理论推导第34-36页
     ·光孤子传输与 PMD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PMD 补偿的原理与方法第39-50页
   ·PMD 补偿的基本原理第39-43页
     ·PMD 前置补偿(PSP传输法)第39-41页
     ·PMD 后置补偿技术第41页
     ·PMD 补偿的两种工作状态第41-43页
   ·PMD 的补偿的一般模型第43-47页
     ·PMD 补偿单元(补偿器)第43-45页
     ·反馈控制信号(误差信号)第45-46页
     ·控制算法第46-47页
   ·PMD 的补偿方案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一阶 PMD 自动补偿系统的设计第50-63页
   ·补偿系统概述第50-51页
     ·系统的组成第50-51页
     ·工作原理第51页
   ·PMD 模拟器第51-54页
     ·PMD 模拟器设计第51-53页
     ·PMD 模拟器的实验第53-54页
   ·PMD 补偿器第54-56页
     ·补偿器元件第55页
     ·一阶 PMD 补偿器的结构第55-56页
   ·反馈控制信号的提取第56-58页
     ·反馈信号提取电路原理第56-57页
     ·滤波器带宽对反馈信号的影响第57-58页
   ·补偿的反馈算法第58-59页
     ·基本思想第58页
     ·反馈框图第58-59页
   ·PMD 补偿的实验结果第59-62页
     ·PMD 补偿实验系统的构成第59-60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0-61页
     ·对固定 DGD 补偿的改进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PMD 补偿技术的应用前景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M的嵌入式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双MSP430单片机的电能量管理终端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