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缩略词表 | 第9-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依据 | 第13-28页 |
| 1 心脏交感神经概述 | 第13-17页 |
| ·心脏交感神经分布与调控 | 第13页 |
| ·心脏交感神经重塑 | 第13-15页 |
| ·心脏交感神经重塑的相关因子 | 第15-17页 |
| 2 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 | 第17-22页 |
| ·β1-AR与β2-AR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β3-AR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β3-AR与心血管疾病 | 第20-22页 |
| 3 运动与心脏交感神经重塑 | 第22-24页 |
| ·心率变异性概述 | 第22-23页 |
| ·有氧运动对心脏交感神经的影响 | 第23-24页 |
| 4 运动与MI后心脏自主神经重塑 | 第24-26页 |
| ·MI对心脏交感神经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有氧运动对M1后心脏交感神经重塑的影响 | 第25-26页 |
| 5 选题依据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有氧运动重塑大鼠左心室交感神经及其β-AR表征研究 | 第28-41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8-33页 |
| ·实验动物 | 第28页 |
|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28-30页 |
| ·动物分组与运动模型的建立 | 第30页 |
| ·大鼠心电图记录与血流动力学测定 | 第30页 |
| ·大鼠心系数指标的测定 | 第30-31页 |
| ·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 | 第31-32页 |
|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与图像分析 | 第32-33页 |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33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33-37页 |
| ·体重、心重和心系数变化 | 第33页 |
| ·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测试结果 | 第33-34页 |
| ·心肌组织学染色与观察结果 | 第34页 |
| ·左心室交感神经重塑和β-AR三亚型表征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第34-36页 |
| ·左心室交感神经和β-AR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第36-37页 |
| 3 分析与讨论 | 第37-40页 |
| ·实验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 第37页 |
| ·有氧运动对大鼠体重、心重和心系数变化的生物学分析 | 第37-38页 |
| ·心脏交感神经的再生机制与β-AR表征的生物学特征 | 第38-39页 |
| ·有氧运动增强心功能与心脏交感神经重塑和β-AR表征的关系分析 | 第39-40页 |
| 4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有氧运动重塑MI大鼠左心室交感神经及其β-AR表征研究 | 第41-56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1-42页 |
| ·实验动物、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41页 |
| ·实验动物分组、心梗模型制备与有氧运动方案 | 第41-42页 |
| ·大鼠心电图记录与血流动力学测定 | 第42页 |
| ·心脏TTC染色 | 第42页 |
| ·大鼠心系数指标的测定 | 第42页 |
|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与图像分析 | 第42页 |
|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与图像分析 | 第42页 |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42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42-51页 |
| ·大鼠体重、心重和心系数测试结果 | 第42-43页 |
| ·心脏TTC染色结果 | 第43页 |
| ·大鼠心电图与血流动力学参数测试结果 | 第43-45页 |
| ·心肌组织学染色与观察结果 | 第45-46页 |
|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 | 第46-49页 |
|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第49-51页 |
| 3 分析与讨论 | 第51-54页 |
| ·实验造模的可靠性分析 | 第51页 |
| ·MI后心脏交感神经重塑现象 | 第51-52页 |
| ·MI对心肌β-AR表达的影响 | 第52-53页 |
| ·MI后运动对心脏交感神经的影响 | 第53页 |
| ·MI后运动对心肌β-AR表达的影响 | 第53-54页 |
| ·MI后运动对心肌eNOS表达的影响 | 第54页 |
| 4 小结 | 第54-56页 |
| 全文总结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