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0页 |
| 第2章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法律分析 | 第10-17页 |
| ·优先购买权的概念和意义 | 第10-12页 |
| ·优先购买权概念之界定 | 第10-11页 |
| ·优先购买权的制度价值 | 第11-12页 |
|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法理分析 | 第12-17页 |
|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之概念 | 第12页 |
|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性质 | 第12-15页 |
|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时间效力 | 第15-16页 |
|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构成要件 | 第16-17页 |
| 第3章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 | 第17-20页 |
| ·外国民法史上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之历史沿革 | 第17页 |
| ·中国民法史上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之历史沿革 | 第17-18页 |
| ·中外有关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立法沿革的比较分析 | 第18-20页 |
| 第4章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在我国的实践分析 | 第20-28页 |
| ·“同等条件”内涵的模糊性 | 第20-23页 |
| ·关于“同等条件”的几种观点 | 第20-21页 |
| ·关于“同等条件”的内容 | 第21-23页 |
| ·优先购买权行使的脆弱性 | 第23-24页 |
| ·假赠与实买卖——制造未成立买卖关系的假象 | 第23页 |
| ·抬高价格,暗箱操作——制造非“同等条件”的假象 | 第23页 |
| ·解除租赁合同——使优先购买权丧失基础 | 第23-24页 |
| ·审判实践分歧的严重性 | 第24-28页 |
| ·“通知”内容和“一定期限”的把握标准不一 | 第24页 |
| ·人民法院审判结果的不统一 | 第24-26页 |
| ·承租人在违约时是否享有优先购买权的观点不统一 | 第26-28页 |
| 第5章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质疑 | 第28-31页 |
|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现实基础分析 | 第28页 |
|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28-31页 |
| ·出租人与第三人所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并未达到应被确认无效的程度 | 第28-29页 |
| ·宣告出租人与第三人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与无效合同的法理相悖 | 第29页 |
|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违背了契约自由原则 | 第29-30页 |
|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与善意取得制度相比不合逻辑 | 第30-31页 |
| 第6章 结语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致谢 | 第34-35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