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3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第8-12页 |
| ·能源需求分析方法研究 | 第8-9页 |
| ·电力供需与国民经济增长研究 | 第9-12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创新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中国电力供需与经济增长的初步分析 | 第13-33页 |
| ·全国历年电力供需与经济发展分析 | 第13-16页 |
| ·全国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 | 第13-16页 |
| ·全国电力供给与经济发展 | 第16页 |
| ·全国30 个省市电力供需与经济发展分析 | 第16-23页 |
| ·各省市 GDP 概况分析 | 第16-18页 |
| ·按总量排序 | 第16-18页 |
| ·按增长速度排序 | 第18页 |
| ·各省市电力消费概况分析 | 第18-20页 |
| ·按总量排序 | 第18-19页 |
| ·按增长速度排序 | 第19-20页 |
| ·各省市经济结构概况分析 | 第20-21页 |
| ·各省市单位 GDP 电耗概况分析 | 第21-23页 |
| ·全国六大电网区域电力供需与经济发展分析 | 第23-32页 |
| ·各电网区域 GDP 概况分析 | 第23-27页 |
| ·各电网 GDP 概况 | 第23-26页 |
| ·各大电网 GDP 综合比较 | 第26-27页 |
| ·各大电网区域电源结构概况分析 | 第27-29页 |
| ·各电网区域单位 GDP 电耗概况分析 | 第29-32页 |
| ·初步分析结论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面板数据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 | 第33-44页 |
| ·面板数据模型研究 | 第33-37页 |
| ·Panel Data 概述 | 第33页 |
| ·Panel Data 模型分类 | 第33-36页 |
| ·变系数模型 | 第34页 |
| ·变截距模型 | 第34页 |
| ·混合回归模型 | 第34页 |
| ·Panel Data 模型的识别 | 第34-36页 |
| ·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 | 第36-37页 |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ECM)研究 | 第37-44页 |
| ·序列平稳性检验 | 第37-39页 |
| ·单位根过程 | 第37-38页 |
| ·单位根检验 | 第38-39页 |
| ·序列协整性检验 | 第39-41页 |
| ·协整的定义 | 第39页 |
| ·协整检验 | 第39-41页 |
| ·序列因果性分析 | 第41-42页 |
| ·单变量的因果关系分析 | 第41页 |
| ·多变量的因果关系分析 | 第41-42页 |
| ·ECM (Error Correction Model)误差修正模型 | 第42页 |
| ·VECM(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关于电力供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44-50页 |
| ·全国电力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第44-45页 |
| ·六大电网区域电力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第45-46页 |
| ·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分析 | 第46-50页 |
| ·影响全国电力需求的因素分析 | 第46-48页 |
| ·各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 第47页 |
| ·变量的协整性检验 | 第47-48页 |
| ·影响各省市电力需求的因素分析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第50-52页 |
| ·各模型的总结 | 第50页 |
| ·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 ·节能 | 第51页 |
| ·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 第51页 |
| ·调整产业,能源结构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附录 | 第56-63页 |
| 附录 1 中国GDP与用电量统计数据 | 第56-58页 |
| 附录 2 1978-2004 电力投资、人力资本等数据 | 第58-59页 |
| 附录 3 六大电网区域历年用电量、GDP、人口、经济结构、装机容量以及单位 GDP 电耗 | 第59-6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