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化学符号及含义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 ·课题背景 | 第13页 |
|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3-16页 |
| ·处理方法比较 | 第13-14页 |
|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难降解废水的研究 | 第14-16页 |
| ·光催化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27页 |
| ·TiO_2光催化原理 | 第16-17页 |
| ·提高TiO_2光催化活性的途径 | 第17-23页 |
| ·TiO_2纳米管的制备与非金属掺杂改性 | 第23-27页 |
| ·存在问题 | 第27页 |
| ·研究思路 | 第27-3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装置及分析测试方法 | 第30-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 ·试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第30-32页 |
| ·阳极氧化法制备TiO_2纳米管 | 第30-31页 |
| ·CVD制备F、B掺杂的TiO_2纳米管 | 第31页 |
| ·TiO_2纳米管光催化降解有机物 | 第31-32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2-33页 |
| ·TiO_2纳米管形貌 | 第32页 |
| ·TiO_2纳米管晶型结构 | 第32-33页 |
| ·TiO_2纳米管表面元素价态及含量 | 第33页 |
| ·TiO_2纳米管的漫反射吸收光谱 | 第33页 |
| ·TiO_2纳米管的电化学特性 | 第33页 |
| ·F、B共掺杂TiO_2的模型构建与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 ·甲基橙降解途径 | 第34-35页 |
| ·吸收光谱分析 | 第34页 |
| ·中间产物测定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阳极氧化法制备TiO_2纳米管的研究 | 第35-47页 |
| ·阳极氧化法制备TiO_2/Ti催化剂原理 | 第35-38页 |
| ·金属阳极氧化过程 | 第35-37页 |
| ·钛的阳极氧化 | 第37-38页 |
| ·制备参数对TiO_2纳米管形貌的影响 | 第38-42页 |
| ·阳极氧化电压 | 第38-39页 |
| ·阳极氧化时间 | 第39-40页 |
| ·电解液pH值 | 第40-41页 |
| ·电解液种类 | 第41-42页 |
| ·EDAX分析 | 第42-43页 |
| ·XRD分析 | 第43-44页 |
| ·TiO_2纳米管形成机理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F掺杂TiO_2纳米管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 第47-66页 |
| ·CVD制备F掺杂的TiO_2纳米管 | 第47页 |
| ·F-TiO_2纳米管的表征 | 第47-54页 |
| ·FE-SEM分析 | 第47-49页 |
| ·XRD分析 | 第49-50页 |
| ·XPS分析 | 第50-53页 |
| ·UV-VIS-DRS分析 | 第53-54页 |
| ·催化活性 | 第54-64页 |
| ·可见光电催化活性 | 第54-60页 |
| ·紫外光电催化活性 | 第60-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五章 B掺杂TiO_2纳米管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 第66-78页 |
| ·B-TiO_2纳米管的表征 | 第66-71页 |
| ·FE-SEM分析 | 第66-67页 |
| ·XRD分析 | 第67-68页 |
| ·XPS分析 | 第68-70页 |
| ·UV-VIS-DRS分析 | 第70-71页 |
| ·可见光电催化活性 | 第71-76页 |
| ·煅烧温度 | 第71-72页 |
| ·B掺杂含量 | 第72-73页 |
| ·外加阳极偏压 | 第73-74页 |
| ·光电催化协同作用 | 第74-75页 |
|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第六章 F、B共掺杂TiO_2纳米管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 第78-89页 |
| ·F-B-TiO_2纳米管的表征 | 第78-83页 |
| ·FE-SEM分析 | 第78-79页 |
| ·XRD分析 | 第79-80页 |
| ·XPS分析 | 第80-82页 |
| ·UV-VIS-DRS分析 | 第82页 |
| ·光电流密度 | 第82-83页 |
| ·可见光电催化活性 | 第83-87页 |
| ·煅烧温度 | 第83-84页 |
| ·MO初始浓度 | 第84-85页 |
| ·电解液浓度 | 第85页 |
| ·溶液pH值 | 第85-86页 |
| ·F/B-TiO_2与F-B-TiO_2纳米管催化活性比较 | 第86-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 第七章 F、B共掺杂TiO_2光电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机理及反应动力学 | 第89-101页 |
| ·F、B共掺杂TiO_2诱导可见光活性机理 | 第89-93页 |
| ·模型构建与计算方法 | 第90-91页 |
| ·能带结构和态密度 | 第91-93页 |
|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机理 | 第93-98页 |
| ·吸收光谱分析 | 第94页 |
| ·GC-MS分析 | 第94-98页 |
| ·光电催化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 | 第98-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1-103页 |
| ·主要结论 | 第101-102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02页 |
| ·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102-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14页 |
| 致谢 | 第114-115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己发表论文 | 第115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投寄论文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