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水循环产业链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的研究与实践 | 第13-22页 |
·循环经济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3-18页 |
·国外学者对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思考 | 第13-15页 |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 第15-16页 |
·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分析 | 第16-17页 |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 第17-18页 |
·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8-21页 |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国内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生态工业园的国内外实践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2-34页 |
·循环经济 | 第22-28页 |
·循环经济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22-23页 |
·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概述 | 第23-25页 |
·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 | 第25-28页 |
·生态工业园区 | 第28-31页 |
·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概述 | 第28-30页 |
·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园区的提出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构建 | 第34-43页 |
·生态产业链概述 | 第34-35页 |
·生态产业链构建原理 | 第35-37页 |
·遵循生态学规律 | 第35-36页 |
·关键种理论应用 | 第36页 |
·系统集成原则 | 第36-37页 |
·生态产业链的运行模式 | 第37-40页 |
·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群落(A—B—C) | 第38-39页 |
·生态工业园中的公共设施(A) | 第39页 |
·生态工业园中生态产业链(B) | 第39页 |
·支持服务保障体系(C) | 第39-40页 |
·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的共生模式 | 第40-42页 |
·工业共生的内涵 | 第40-41页 |
·基于生态工业园的生态产业链的共生关系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循环产业链构建 | 第43-65页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 第43-47页 |
·基本概况 | 第43页 |
·地理位置 | 第43-45页 |
·水资源概况 | 第45-46页 |
·水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6-47页 |
·园区内主导产业群落分析 | 第47-50页 |
·电子信息产业 | 第48页 |
·生物技术与新医药 | 第48-49页 |
·汽车产业 | 第49页 |
·装备制造业 | 第49-50页 |
·开发区水循环生态产业链构建 | 第50-61页 |
·开发区关键企业水资源利用分析 | 第50-56页 |
·开发区生态产业链设计 | 第56-57页 |
·水资源循环链网设计与分析 | 第57-61页 |
·水循环生态产业链运行保障体系 | 第61-63页 |
·节水防污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 第61-62页 |
·水资源定额管理与分配制度的保障体系 | 第62页 |
·3R 原则应用机制与政策保障体系 | 第62-63页 |
·水资源安全监控保障体系 | 第63页 |
·开发区水循环产业链的操作性分析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