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视野下的公用事业监管--以电力监管为例
内容摘要 | 第1-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公用事业监管的基础理论 | 第11-20页 |
一、公用事业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监管的概念 | 第12-13页 |
三、公用事业监管的内容 | 第13-14页 |
四、公用事业监管的经济学基础 | 第14-16页 |
五、公用事业监管的行政学基础 | 第16-17页 |
六、公用事业监管的法学基础 | 第17-20页 |
第二章 行政法视野下的公用事业监管 | 第20-34页 |
一、公用事业监管目标 | 第20-22页 |
(一) 提供公共服务 | 第20页 |
(二) 打破垄断,促进公平竞争 | 第20-21页 |
(三) 促进公用事业可持续发展 | 第21-22页 |
二、公用事业监管基本原则 | 第22-24页 |
(一) 依法行政原则 | 第22-23页 |
(二) 比例原则 | 第23页 |
(三) 信赖保护原则 | 第23-24页 |
三、公用事业监管组织论 | 第24-27页 |
(一) 设立原则 | 第24-26页 |
(二) 依法设立 | 第26-27页 |
四、公用事业监管行为论 | 第27-30页 |
(一) 行政立法 | 第27-28页 |
(二) 行政许可 | 第28页 |
(三) 行政合同 | 第28-29页 |
(四) 信息披露 | 第29-30页 |
(五) 紧急行政 | 第30页 |
五、对监管者的监督 | 第30-34页 |
(一) 程序公正的保证 | 第31页 |
(二) 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 | 第31-32页 |
(三) 行政机关外部的监督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美国公用事业监管制度 | 第34-40页 |
一、管制的历史发展与宪法依据 | 第34-36页 |
(一) 历史发展 | 第34-35页 |
(二) 宪法依据 | 第35-36页 |
二、管制制度的特点 | 第36-38页 |
(一) 管制机构及其法律地位 | 第36-37页 |
(二) 管制内容和程序 | 第37-38页 |
(三) 被管制者的权利和义务 | 第38页 |
三、启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我国电力监管的改革 | 第40-51页 |
一、电力行业的特点 | 第40页 |
二、电力监管的历史发展 | 第40-42页 |
三、电力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 第42-48页 |
(一) 现状:实在法的分析 | 第42-44页 |
(二) 电力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44-48页 |
四、电力监管的改革 | 第48-51页 |
(一) 观念上的转变 | 第49页 |
(二) 制度层面的改革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