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转轨时期我国国债规模研究:国债功能视角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论第10-17页
 一、选题背景及相关研究第10-12页
 二、研究视角第12-14页
 三、研究思路第14-15页
 四、结构安排第15-16页
 五、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第一章 国债功能与国债规模的理论分析第17-29页
 第一节 国债涵义的界定第17-19页
 第二节 国债的一般功能及规模第19-22页
  一、国债的一般功能第20-21页
  二、国债规模的形成第21-22页
 第三节 体制转轨时期的国债功能第22-26页
  一、国债的资源配置功能第23-24页
  二、国债的收入调节功能第24-25页
  三、国债的稳定经济功能第25-26页
 第四节 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6-29页
  一、国债规模的内部条件第26-27页
  二、国债规模的外部条件第27页
  三、国债规模的外部环境第27-29页
第二章 我国国债规模的现实考察及衡量第29-50页
 第一节 我国国债规模的形成过程及根源第29-33页
  一、我国国债规模的形成过程第29-32页
  二、我国国债规模的形成根源第32-33页
 第二节 我国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分析第33-48页
  一、各项指标的定义与国际衡量标准第33-35页
  二、运用各项指标分析我国国债规模第35-44页
  三、国债规模的国际比较第44-45页
  四、金融资产结构分析第45-48页
 第三节 我国国债规模的基本判断第48-50页
第三章 扩大我国国债规模的必要性及途径第50-60页
 第一节 扩大我国国债规模的必要性第50-53页
 第二节 影响我国国债规模扩大的结构因素第53-55页
 第三节 发达国家国债结构及发行方式特征第55-57页
 第四节 扩大我国国债规模的途径第57-60页
结束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竹炭—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几种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