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 ·香港地理概况 | 第15-16页 |
| ·香港海域环境介绍 | 第16-17页 |
| ·香港海域污染情况 | 第17-19页 |
| ·香港海域的赤潮 | 第19-21页 |
|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研究动态 | 第21-22页 |
| ·香港海域域浮游植物监测计划 | 第22-23页 |
| ·本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 ·采样站位介绍 | 第25-26页 |
| ·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观察 | 第26-27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 ·群落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8页 |
| ·藻类分类鉴定所用书籍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52页 |
| ·香港海域不同季节理化环境因子的变化 | 第29-38页 |
| ·香港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变化 | 第29页 |
| ·香港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 | 第29-30页 |
| ·香港海域表层海水溶解氧状况 | 第30-31页 |
| ·香港海域表层海水5 天生化耗氧量(5-BOD)的状况 | 第31-33页 |
| ·香港海域表层海水营养盐状况 | 第33-38页 |
|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动态 | 第38-52页 |
|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第38-39页 |
|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 | 第39-41页 |
|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优势属、种的季节变化 | 第41-44页 |
|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数量的季节变化 | 第44页 |
|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 第44-47页 |
|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种类数的季节变化 | 第47页 |
| ·香港海域不同站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分布 | 第47-48页 |
| ·香港海域不同站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分布 | 第48-51页 |
|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数量、叶绿素a 的含量与环境因子关系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52-60页 |
| ·2000~2004 年香港海域的温、盐、营养盐特征 | 第52-53页 |
| ·2000~2004 年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 第53-57页 |
|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53页 |
|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优势种变化特征 | 第53-54页 |
| ·香港不同海域浮游植物组成特征 | 第54-57页 |
|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评价 | 第57页 |
| ·2000~2004 年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动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57-60页 |
| ·盐度对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的影响 | 第57-58页 |
| ·硅对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的影响 | 第58页 |
| ·TN/TP 值对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的影响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3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香港海域理化环境因子的变化 | 第60页 |
|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特征 | 第60-61页 |
| ·本论文的特色 | 第61页 |
|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61-62页 |
| ·今后的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 附表 | 第71-96页 |
| 图版 | 第96-108页 |
| 攻读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108页 |
| 攻读硕士阶段参加的课题 | 第108-109页 |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