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国内外泥炭气候学的发展历程 | 第10-16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情况 | 第17-22页 |
第一节 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背景 | 第17-19页 |
第二节 研究区泥炭的特点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广东地区中国热带北界的探讨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屋山剖面泥炭古气候指标及其环境学意义 | 第22-33页 |
第一节 剖面的分层情况和年代学指标分析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泥炭剖面环境代用指标记录的测定 | 第24-28页 |
第三节 代用指标对气候环境的指示意义以及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第四节 屋山泥炭剖面代用指标对气候环境的指示 | 第30-33页 |
第四章 屋山泥炭剖面47-21KaB.P.期间的气候环境演化 | 第33-39页 |
第一节 屋山泥炭剖面的气候分期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屋山泥炭剖面的MIS3时期 | 第34-37页 |
第三节 屋山剖面的MIS2时期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屋山泥炭剖面所在地区气候变化的可能机制 | 第39-47页 |
第一节 与格陵兰冰芯和湖光岩沉积物同期气候信息的对比 | 第39-42页 |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周期性研究 | 第42-45页 |
第三节 气候变化与地球轨道参数和大气环流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待研究的问题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8页 |
研究成果与工作介绍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