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空巢村”与城镇化 | 第15-24页 |
·“空巢村”的界定 | 第15页 |
·“空巢村”的特征 | 第15-17页 |
·现代化理论 | 第17-20页 |
·现代化的内涵 | 第17-18页 |
·现代化理论 | 第18-20页 |
·城镇化理论 | 第20-24页 |
·城镇化的内涵 | 第20-21页 |
·城镇化当中的“空巢村” | 第21-24页 |
第二章 A村“空巢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 第24-39页 |
·A村基本信息 | 第24-26页 |
·A村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 第24-25页 |
·A村社会经济状况 | 第25页 |
·A村管理状况 | 第25-26页 |
·A村“空巢化”的表现 | 第26-34页 |
·A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 第27-29页 |
·A村劳动力严重短缺 | 第29-31页 |
·A村儿童上学远走他乡 | 第31-32页 |
·A村留守老人生活无法保障 | 第32-34页 |
·A村“空巢化”的影响因素 | 第34-39页 |
·城镇化经济发展加速A村“空巢化” | 第34-35页 |
·劳动力大量迁出导致A村“空巢化” | 第35-36页 |
·教育整合促使A村“空巢化” | 第36-37页 |
·村庄治理弱化加重了A村“空巢化”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空巢村”的未来走势及其治理 | 第39-47页 |
·“空巢村”的未来走向 | 第39-41页 |
·“空巢村”的未来治理 | 第41-47页 |
·政府部门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保证“空巢村”有序过渡 | 第41页 |
·促进“空巢村”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生活质量 | 第41-42页 |
·加快“空巢村”城镇化发展,防止人口进一步流失 | 第42-44页 |
·合理控制“空巢村”教育聚集,完善教育体系发展 | 第44-45页 |
·完善“空巢村”养老保障体系,解决遗留人员生存危机 | 第45页 |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充分体现村委会各项职能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