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理论与方法 | 第16-34页 |
·LUCC变化及其表达 | 第16-23页 |
·LUCC的内涵 | 第16-17页 |
·LUCC变化理论 | 第17-18页 |
·LUCC分析方法 | 第18页 |
·LUCC模型 | 第18-23页 |
·景观格局变化及其测度 | 第23-29页 |
·景观格局 | 第23-24页 |
·景观格局指数 | 第24-27页 |
·景观格局的结构分析 | 第27-29页 |
·生态安全的内涵及其评价 | 第29-34页 |
·生态安全的内涵 | 第29-30页 |
·生态安全评价理论 | 第30-31页 |
·生态安全评价建模 | 第31-34页 |
3 流域尺度LUCC-景观格局-生态安全相互作用研究 | 第34-39页 |
·数据处理 | 第34-36页 |
·数据源分析 | 第34页 |
·基于RS/GIS的数据处理方案 | 第34-36页 |
·LUCC-景观格局-生态安全的共轭演变 | 第36-39页 |
·理论分析 | 第36-37页 |
·模型 | 第37-38页 |
·流域尺度的特征 | 第38-39页 |
4 汉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景观格局与生态安全的影响 | 第39-79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9-40页 |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40-43页 |
·资料来源 | 第40页 |
·数据处理 | 第40-43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43-46页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43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43-46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总体格局与变化 | 第46-54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第46-49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及地域分异 | 第49-54页 |
·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 | 第54-64页 |
·研究区景观格局综合指数 | 第54-61页 |
·研究区景观格局空间分析 | 第61-64页 |
·研究区生态安全分析 | 第64-71页 |
·研究区生态安全度 | 第64-69页 |
·研究区生态安全度空间分析 | 第69-71页 |
·LUCC-景观格局-生态安全相关性分析 | 第71-76页 |
·空间相关分析 | 第71-75页 |
·时间相关分析 | 第75-7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6-79页 |
5 结论 | 第79-81页 |
·主要结论 | 第79页 |
·主要特色与创新 | 第79-80页 |
·有待完善的工作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个人简介 | 第84-86页 |
后记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