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知识 | 第11-42页 |
| ·IM 的企业应用范围 | 第11-12页 |
| ·IM 在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 ·企业应用户管理与技术并重 | 第12-14页 |
| ·企业内网(Intranet)建设 | 第14-17页 |
| ·系统的网络构架 | 第14页 |
| ·Intranet 网络技术应用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生机 | 第14-17页 |
| ·客户/服务器程序的设计 | 第17-19页 |
| ·P2P 技术的应用 | 第19-42页 |
| ·P2P 的概念 | 第19-20页 |
| ·P2P 的显著特点及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 ·P2P 的关键技术 | 第22-23页 |
| ·P2P 技术与现有互联网技术比较 | 第23-25页 |
| ·P2P 通信 | 第25-32页 |
| ·P2P 平台的安全机制 | 第32-34页 |
| ·企业P2P 互联网应用的几个侧重 | 第34-35页 |
| ·IM 与P2P 的安全问题 | 第35-42页 |
| 第三章 即时通信子系统的构架及功能描述 | 第42-48页 |
| ·系统的技术构架和整体构架 | 第42-44页 |
| ·模块的主要功能 | 第44-48页 |
| ·在线朋友维护 | 第44-45页 |
| ·聊天功能 | 第45-46页 |
| ·文件传输功能 | 第46页 |
| ·查看历史信息功能 | 第46页 |
| ·消息跟踪 | 第46页 |
| ·签收功能 | 第46页 |
| ·消息群发与公告 | 第46-47页 |
| ·消息管理功能 | 第47页 |
| ·定时提醒功能 | 第47页 |
| ·文件共享功能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即时通信子系统详细设计 | 第48-74页 |
| ·主要的过程分析(活动图) | 第48-52页 |
| ·数据库的设计 | 第52-55页 |
| ·即时通信子模块设计 | 第55-74页 |
| ·基于P2P 聊天功能的实现 | 第55-57页 |
| ·P2P 技术的实现途径 | 第57-60页 |
| ·P2P 即时通讯技术实现过程 | 第60-66页 |
| ·P2P 技术的实现步骤 | 第66-74页 |
| 第五章 测试结果及系统特点 | 第74-79页 |
| ·测试方法 | 第74-75页 |
| ·测试结果 | 第75页 |
| ·与流行的即时通信系统MSN、QQ 比较 | 第75-77页 |
| ·系统特点 | 第77-79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与工作展望 | 第79-81页 |
| ·结束语 | 第79-80页 |
| ·工作展望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2页 |
| 中文摘要 | 第82-84页 |
| 英文摘要 | 第84-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