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导言 | 第10-14页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13-14页 |
1、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页 |
一、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 第14-25页 |
(一) 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界定 | 第15-19页 |
1、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概念 | 第15-17页 |
2、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含义 | 第17-19页 |
(二) 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特点 | 第19-25页 |
1、传统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特征 | 第19-22页 |
2、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特征 | 第22-25页 |
二、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现状分析 | 第25-38页 |
(一) 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现状总括 | 第25-29页 |
1、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优良的家庭代际伦理观念 | 第25-27页 |
2、代际矛盾的调节方式取得了进步 | 第27页 |
3、“民主和平等”成为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文明标志 | 第27-29页 |
(二) 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4页 |
1、家庭代际伦理失衡 | 第29-31页 |
2、代际矛盾的错误认识 | 第31-32页 |
3、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 | 第32-33页 |
4、外出务工家庭状况堪忧 | 第33-34页 |
(三) 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存在问题的影响 | 第34-36页 |
(四) 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存在问题的根源 | 第36-38页 |
三、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建构 | 第38-49页 |
(一) 伦理价值观的代沟与沟通 | 第39-42页 |
1、伦理意义上的代沟 | 第39页 |
2、新农村家庭代际价值观代沟的主要表现 | 第39-41页 |
3、新农村家庭代际价值观沟通的主要机制 | 第41-42页 |
(二) 发挥道德规范他律性和自律性的合力 | 第42-44页 |
1、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及其与家庭代际伦理的关系 | 第42-43页 |
2、道德规范的自律性及其与家庭代际伦理的关系 | 第43页 |
3、发挥道德规范他律性和自律性的合力 | 第43-44页 |
(三) 强化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调节 | 第44-46页 |
1、代际民主与平等共进 | 第44-45页 |
2、新农村非血缘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调节 | 第45-46页 |
(四) 强化道德教育的功能 | 第46-49页 |
注释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