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际研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未成年犯矫正制度概述 | 第15-26页 |
·我国未成年犯矫正制度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未成年犯 | 第15-16页 |
·未成年犯矫正制度 | 第16-17页 |
·我国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7-19页 |
·我国古代有关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规定 | 第17页 |
·我国现代有关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规定 | 第17-19页 |
·国际社会、国外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关于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规定 | 第19-26页 |
·国际社会对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关注 | 第19-21页 |
·国外关于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规定 | 第21-23页 |
·我国港澳台地区关于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规定 | 第23-26页 |
第3章 我国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方针与原则 | 第26-30页 |
·我国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方针 | 第26-28页 |
·我国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原则 | 第28-30页 |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 | 第28页 |
·综合治理原则 | 第28-29页 |
·个别化原则 | 第29-30页 |
第4章 我国未成年犯的矫正方式 | 第30-37页 |
·我国未成年犯的监禁矫正 | 第30-33页 |
·我国未成年犯监禁矫正的矫正机构 | 第30-31页 |
·我国未成年犯监禁矫正的特点 | 第31-33页 |
·我国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 | 第33-37页 |
·社区矫正的起源和发展 | 第33-34页 |
·社区矫正的定义和定位 | 第34-35页 |
·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基本情况 | 第35-37页 |
第5章 社区矫正—我国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优先选择 | 第37-43页 |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 | 第37-38页 |
·犯罪学上的标签理论 | 第37页 |
·刑罚谦抑思想和刑罚经济原则 | 第37-38页 |
·深化的复归理论 | 第38页 |
·未成年犯实行社区矫正的必要性 | 第38-40页 |
·符合未成年犯的心理特征 | 第38-39页 |
·监禁刑有其固有的弊端 | 第39-40页 |
·有利于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刑罚模式接轨 | 第40页 |
·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的可能性 | 第40-43页 |
·符合社会主义刑事政策 | 第41页 |
·未成年犯罪人适用社区矫正的法律依据 | 第41-42页 |
·对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的实践依据 | 第42页 |
·日趋完善的社区和健全的司法行政体系资源 | 第42-43页 |
第6章 我国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的配套改革与完善 | 第43-50页 |
·我国未成年犯监禁矫正制度的配套改革与完善 | 第43-45页 |
·未成年犯监禁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未成年犯监禁矫正制度的配套改革与完善 | 第44-45页 |
·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配套改革与完善 | 第45-50页 |
·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配套改革与完善 | 第46-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