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论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模式的历史变革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一、绪论 | 第7-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二、相关概念解析 | 第15-25页 |
(一) 美国研究型大学 | 第15-19页 |
(二) 本科培养模式 | 第19-25页 |
三、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模式历史沿革 | 第25-39页 |
(一) 实用理念下的“个性”培养 | 第25-29页 |
(二) 重视共性的“责任感”培养 | 第29-32页 |
(三) 关注能力培养 | 第32-34页 |
(四) 创新人才培养 | 第34-39页 |
四、现行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模式及特征 | 第39-53页 |
(一) 现行培养目标指向——构建“智力平衡系统 | 第39-40页 |
(二) 现行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 第40-46页 |
(三) 现行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46-53页 |
五、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模式变革的动因 | 第53-61页 |
(一) 社会危机:忧患意识下的变革动力 | 第53-55页 |
(二) 科技发展: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 第55-56页 |
(三) 自身认识: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 | 第56-61页 |
结语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中文摘要 | 第71-73页 |
英文摘要 | 第73-75页 |
后记 | 第75-76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