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环境侵权的界定 | 第10-17页 |
·环境权 | 第10-12页 |
·环境权的涵义 | 第10页 |
·环境权的属性 | 第10-11页 |
·环境权的内容 | 第11-12页 |
·环境侵权的概念和特征 | 第12-15页 |
·环境侵权的概念 | 第12-13页 |
·环境侵权的特征 | 第13-15页 |
·对环境侵权行为的评价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法理基础 | 第17-23页 |
·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 第17-19页 |
·环境资源的公共性 | 第17页 |
·环境资源外部性 | 第17-18页 |
·环境资源的有价性 | 第18-19页 |
·权利需要救济 | 第19-21页 |
·民法的社会化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 | 第23-33页 |
·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 | 第23-25页 |
·过错原则的缺陷及补救 | 第23-24页 |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确立 | 第24-25页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 | 第25-28页 |
·环境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 | 第28-30页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 第30-33页 |
·赔偿损失 | 第31-32页 |
·排除危害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 | 第33-53页 |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法律制度的现状评析 | 第33-35页 |
·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法津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5-53页 |
·建立完善的环境权民法保护体系 | 第36-38页 |
·根据利益衡量原则完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措施 | 第38-40页 |
·完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 第40-44页 |
·完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途径 | 第44-50页 |
·建立社会化救济机制,形成完备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