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

我国金融排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导论第7-14页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7-9页
     ·研究背景第7-9页
     ·选题意义第9页
   ·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思路第9-11页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0页
     ·研究思路第10-11页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11-12页
     ·研究内容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主要创新点第12页
   ·研究框架第12-14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4-22页
   ·国外金融排斥研究现状第14-17页
     ·关于金融排斥表现与成因的研究第14-16页
     ·关于金融排斥度量的研究第16页
     ·关于消除和缓解金融排斥对策的研究第16-17页
   ·国内金融排斥研究现状第17-20页
     ·关于金融排斥表现与成因的研究第17-18页
     ·关于金融排斥度量的研究第18-19页
     ·关于消除和缓解金融排斥对策的研究第19-20页
   ·文献评述第20-22页
     ·关于金融排斥表现与成因的研究第20-21页
     ·关于金融排斥度量的研究第21页
     ·关于消除和缓解金融排斥对策的研究第21-22页
第三章 我国金融排斥现状分析第22-32页
   ·我国金融机构网点数及贷款情况第22-25页
   ·我国各地区金融机构分布情况第25-27页
   ·2001-2008年我国农村储蓄运用与城镇平均储蓄运用的比较第27页
   ·我国各地区人均GDP与相关贷款指标的比较第27-28页
   ·2009年我国每平方公里从业人员数与人均贷款额的比较第28-30页
   ·农业信贷额与农村居民收入额关系比较第30-31页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概况第31-32页
第四章 金融服务交易视角下的金融排斥理论分析第32-37页
   ·简化的分析框架第32-34页
   ·分析框架的扩展第34-37页
     ·产业结构及资金来源构成的变化第34-35页
     ·政府管制的结果第35-37页
第五章 我国金融排斥实证分析第37-42页
   ·数据来源第37页
   ·指标选择与研究假设第37-39页
   ·模型建立与分析方法第39页
   ·描述性统计结果第39页
   ·回归分析结果第39-42页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42-48页
   ·结论第42-44页
   ·政策建议第44-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省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下一篇:政府投资、私人投资和外商投资--投资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