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水稻干尖线虫在“小穗头”上的危害及人工接种测定病害发展动态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文献综述第10-25页
 第一章 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第11-20页
  1. 水稻干尖线虫的分布与寄主第11-14页
   ·水稻干尖线虫的分布第11-12页
   ·水稻干尖线虫的寄主及侵染循环第12-14页
  2. 水稻干尖线虫的危害第14-15页
  3. 水稻干尖线虫的形态特征及症状表现第15-16页
   ·水稻干尖线虫的形态特征第15-16页
   ·干尖线虫病的症状表现第16页
  4. 发病条件第16-17页
   ·品种抗病性第16-17页
   ·土壤条件第17页
   ·栽培条件第17页
  5. 防治措施第17-20页
   ·搞好检疫及建立无病留种田第17页
   ·种子消毒第17-18页
   ·栽培措施第18页
   ·化学防治第18-20页
 第二章 水稻“小穗头”病害的研究进展第20-25页
  1. 水稻“小穗头”的发生与为害第20-21页
  2. 水稻“小穗头”成因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水稻“小穗头”与品种遗传变异的关系第21页
   ·水稻“小穗头”与药剂浸种、栽插密度、施肥方式的关系第21页
   ·水稻“小穗头”与种子的镰刀菌带菌率的关系第21-22页
   ·水稻“小穗头”与干尖线虫的关系第22页
   ·干尖线虫在不同遗传背景水稻品种上的危害症状第22页
  3. 杀线剂应用与“小穗头”的发生第22-23页
   ·不同单剂浸种药剂处理后的田间“小穗头”发生率第22页
   ·不同浸种药剂处理不同水稻品种后的田间“小穗头”发生率第22-23页
   ·单剂浸种药剂处理后的田间“小穗头”发生率第23页
   ·不同药剂处理不同水稻品种后的孕穗期幼穗及成熟期种子线虫检测第23页
  4 水稻“小穗头”现象的防治措施建议第23-25页
   ·正确选用浸种药剂第23页
   ·采用合理栽培措施第23-24页
   ·培育、应用抗病水稻品种第24-25页
研究内容第25-48页
 第一章 水稻干尖线虫的形态鉴定及ITS序列比对第26-3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线虫材料第27页
   ·线虫种群的纯化第27页
   ·线虫虫体电镜扫描样品制备第27页
   ·线虫DNA的提取第27-28页
   ·PCR扩增及产物测序第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2页
   ·线虫外部的形态特征第28-30页
   ·PCR产物检测结果第30页
   ·两种干尖线虫核糖体ITS区序列比较第30-32页
 第二章 水稻干尖线虫在水稻“小穗头”上的分布第32-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供试材料第32页
   ·线虫数量检测方法第32-3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3-36页
   ·供试水稻种子中携带水稻干尖线虫情况分析第33页
   ·干尖线虫在饱粒和瘪粒中分布第33-34页
   ·干尖线虫在“小穗头”病穗上的分布第34-35页
   ·干尖线虫虫量分布范围检测第35-36页
  3. 讨论第36-38页
 第三章 人工接种测定水稻干尖线虫在水稻上的病害发展动态第38-4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0页
   ·水稻干尖线虫的分离、培养第40页
   ·温室水稻种植第40页
   ·温室接种方法第40页
   ·检测方法第40页
  2 结果第40-46页
   ·水稻干尖线虫引起的症状第40-41页
   ·水稻干尖线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第41-42页
   ·水稻干尖线虫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繁殖特点第42-43页
   ·水稻种子的线虫量、饱满度以及线虫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第43-46页
  3. 讨论第46-48页
全文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附录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脑默认模式网络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下一篇:敦煌赋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