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共同侵权行为本质特征的确定 | 第10-22页 |
一、共同侵权行为的含义 | 第10-12页 |
二、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 | 第12-22页 |
(一) 主观说 | 第12-16页 |
(二) 客观说 | 第16-17页 |
(三) 折中说 | 第17-18页 |
(四) 我国的立法选择 | 第18-22页 |
第二章 共同侵权责任的类型 | 第22-30页 |
一、连带责任 | 第22-25页 |
(一) 连带责任的含义 | 第22页 |
(二) 连带责任的外部关系 | 第22-23页 |
(三) 连带责任的内部关系 | 第23-24页 |
(四) 各国对连带责任的规定 | 第24-25页 |
二、按份责任 | 第25-26页 |
(一) 按份责任的含义及要件 | 第25页 |
(二) 作为共同侵权责任形式的按份责任 | 第25-26页 |
三、补充责任 | 第26-27页 |
(一) 补充责任的含义 | 第26页 |
(二) 补充责任的责任分担 | 第26-27页 |
四、不真正连带责任 | 第27-30页 |
(一)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界定 | 第27-28页 |
(二) 不真正连带责任可否成为共同侵权责任形式之一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我国共同侵权行为的主要形态及其各自的责任分担 | 第30-48页 |
一、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之责任 | 第30-32页 |
(一) 简单的共同侵权行为 | 第30-31页 |
(二) 教唆行为 | 第31-32页 |
(三) 帮助行为 | 第32页 |
二、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之责任 | 第32-37页 |
(一)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造成他人之不同的损害 | 第33页 |
(二)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造成他人之同一损害 | 第33-37页 |
三、共同危险行为之责任 | 第37-42页 |
(一) 共同危险行为的含义及构成要件 | 第38-40页 |
(二) 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责任 | 第40-41页 |
(三) 共同危险行为的免责事由 | 第41-42页 |
四、团伙行为之责任 | 第42-48页 |
(一) 团伙及团伙行为 | 第42页 |
(二) 连带责任的适用及法理基础 | 第42-43页 |
(三) 立法实践及评论 | 第43-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