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发展低碳城市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 第14-20页 |
·低碳经济的概念 | 第14页 |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 第14-16页 |
·低碳城市的概念 | 第16-17页 |
·低碳城市的内涵 | 第16-17页 |
·低碳城市的主要特征 | 第17页 |
·发展低碳城市带来的机遇 | 第17-20页 |
第3章 国内外低碳城市实践经验借鉴 | 第20-31页 |
·国外发展低碳城市的实践 | 第20-25页 |
·英国 | 第20-21页 |
·德国 | 第21-22页 |
·丹麦 | 第22-24页 |
·日本 | 第24-25页 |
·国内发展低碳城市的实践 | 第25-28页 |
·中国电谷保定 | 第26-28页 |
·生态示范城沈阳 | 第28页 |
·绿色建筑城深圳 | 第28页 |
·东营市的借鉴意义 | 第28-31页 |
第4章 东营市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 第31-36页 |
·东营市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 | 第31-34页 |
·有利政策的支持 | 第31页 |
·丰富的自然资源 | 第31-34页 |
·独特的自然生态基础 | 第34页 |
·强大的科技支撑 | 第34页 |
·东营市发展低碳城市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34-35页 |
·高层次人才缺乏 | 第35页 |
·生态环境脆弱 | 第35-36页 |
第5章 东营市低碳城市发展目标分析 | 第36-39页 |
·低碳城市发展模型 | 第36页 |
·分项指标构成 | 第36-38页 |
·建筑使用碳排放 | 第36-37页 |
·交通碳排放 | 第37页 |
·生产碳排放 | 第37-38页 |
·东营市碳排放目标 | 第38-39页 |
第6章 东营市发展低碳城市的对策 | 第39-45页 |
·政府方面 | 第39-42页 |
·调整产业结构 | 第39-40页 |
·完善金融创新 | 第40页 |
·保护生态环境 | 第40-41页 |
·鼓励低碳生活 | 第41-42页 |
·企业方面 | 第42-43页 |
·发展低碳科技 | 第42页 |
·完善人才建设 | 第42-43页 |
·居民方面 | 第43-45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