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1-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前言 | 第13-23页 |
·蔷薇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蔷薇资源研究 | 第13-14页 |
·蔷薇繁殖研究 | 第14-15页 |
·蔷薇杂交育种研究 | 第15-16页 |
·蔷薇孢粉学研究 | 第16页 |
·蔷薇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6页 |
·蔷薇分类研究 | 第16-17页 |
·花粉形态学在观赏植物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RAPD标记及其在观赏植物中的应用 | 第18-22页 |
·分子标记概述 | 第18-19页 |
·RAPD标记原理 | 第19页 |
·RAPD技术在观赏植物中的应用 | 第19-22页 |
·RAPD技术在系统发育及演化方面的应用 | 第20页 |
·RAPD技术在亲缘关系方面的应用 | 第20页 |
·RAPD技术在品种分类方面的应用 | 第20页 |
·RAPD技术在种质资源和群体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 | 第20-21页 |
·RAPD技术在指纹图谱方面的应用 | 第21页 |
·RAPD技术在辅助选择育种方面的应用 | 第21-22页 |
·RAPD技术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第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2 蔷薇的孢粉学研究 | 第23-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材料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2页 |
·蔷薇花粉形态特征 | 第24-28页 |
·花粉粒形态与大小 | 第24-28页 |
·花粉粒外壁纹饰 | 第28页 |
·花粉萌发孔特点 | 第28页 |
·花粉败育现象 | 第28页 |
·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 第28-32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28-30页 |
·聚类分析及类群划分 | 第30-32页 |
·花粉形态与品种分类 | 第32页 |
·植株外部形态与花粉形态分类 | 第32页 |
·讨论 | 第32-35页 |
·关于蔷薇花粉形态学研究的意义 | 第32-33页 |
·花粉形态分类与外部形态分类的矛盾与统一 | 第33-35页 |
3 蔷薇的RAPD分析 | 第35-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材料 | 第3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5-36页 |
·DNA提取 | 第36页 |
·DNA检测 | 第36页 |
·PCR扩增 | 第36-37页 |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DNA提取 | 第37-38页 |
·RAPD反应体系(20μl)的优化 | 第38-40页 |
·Mg~(2+)浓度 | 第38页 |
·dNTPs浓度 | 第38-39页 |
·Taq酶浓度 | 第39页 |
·引物浓度和模板DNA浓度 | 第39页 |
·PCR扩增程序 | 第39-40页 |
·蔷薇的RAPD分析 | 第40-42页 |
·蔷薇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 第40-41页 |
·蔷薇的聚类分析 | 第41-42页 |
·蔷薇的遗传相似系数 | 第42页 |
·讨论 | 第42-46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2-43页 |
·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43页 |
·关于蔷薇的RAPD分析 | 第43-44页 |
·关于蔷薇的遗传多态性问题 | 第43页 |
·关于蔷薇的RAPD分类问题 | 第43-44页 |
·关于蔷薇的单、重瓣问题 | 第44页 |
·花粉形态分类与RAPD分类比较 | 第44-46页 |
4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图版说明 | 第52-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导师组意见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