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常见菌种分析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8-13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8页 |
| 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8页 |
| 3 主要试剂材料 | 第8-9页 |
| ·真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菌株来源 | 第8页 |
| ·质控菌株 | 第8页 |
| ·抗真菌药物 | 第8页 |
| ·试剂材料 | 第8页 |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8-9页 |
| 4 真菌的分离培养 | 第9-10页 |
| ·标本采集 | 第9页 |
| ·病原学检查 | 第9页 |
| ·标本培养方法 | 第9页 |
| ·真菌鉴定方法 | 第9-10页 |
| 5 真菌药敏方法 | 第10-12页 |
| ·试验依据 | 第10-11页 |
| ·药敏实验培养基的配制 | 第11页 |
| ·待测真菌悬液的制备 | 第11页 |
| ·药物贮存母液的配制 | 第11页 |
| ·药物试验 | 第11页 |
|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判定 | 第11-12页 |
| ·分数抑菌浓度(FIC)的确定 | 第12页 |
| 6 统计学处理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结果 | 第13-21页 |
| 1 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 | 第13-17页 |
| 2 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药物敏感率结果 | 第17-18页 |
| 3 联合药物敏感试验药物相互作用结果 | 第18-19页 |
| 4 联合用药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讨论 | 第21-26页 |
| 1 真菌已成为角膜炎第一位的致病因子 | 第21页 |
| 2 角膜炎主要致病菌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 | 第21-22页 |
| 3 山东地区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种分析 | 第22页 |
| 4 多种因素导致致病菌种的变迁 | 第22-23页 |
| 5 真菌的药物治疗 | 第23-24页 |
| 6 真菌的体外药敏试验 | 第24-26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26-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 附表1 真菌培养结果 | 第30-52页 |
| 附表2 真菌药敏结果 | 第52-58页 |
| 综述 | 第58-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