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缓冲区溢出攻击 | 第12-22页 |
·程序进程空间 | 第13-18页 |
·堆栈缓冲区溢出攻击 | 第15-16页 |
·堆缓冲区溢出攻击 | 第16-18页 |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新形式 | 第18-21页 |
·Return into Libc | 第18页 |
·利用 C++虚拟方法 | 第18-19页 |
·利用异常处理机制 | 第19-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缓冲区溢出攻击防御技术和策略 | 第22-29页 |
·静态检测方法和工具 | 第22-24页 |
·ITS4 | 第22-23页 |
·BOON | 第23页 |
·Flawfinder和 RATS | 第23页 |
·Cqual | 第23-24页 |
·动态分析方法和工具 | 第24-26页 |
·StackGuard及相关技术 | 第24-25页 |
·DEP及相关技术 | 第25-26页 |
·从整个企业实际出发,形成一套有效的防御缓冲区溢出攻击的策略 | 第26-28页 |
·系统设计层保护 | 第27页 |
·具体实现层保护 | 第27-28页 |
·网络隔离层保护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新的防御缓冲区滋出攻击的软件框架──LibsafeEX | 第29-41页 |
·Libsafe家族软件 | 第29-37页 |
·Libsafe | 第29-33页 |
·LibsafePlus | 第33-34页 |
·Libsafe XP | 第34-37页 |
·新的防御缓冲区溢出攻击的软件框架──LibsafeEX | 第37-40页 |
·框架的由来 | 第37-38页 |
·LibsafeEX软件框架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LibsafeEX前端处理器的分析与设计 | 第41-56页 |
·ELF文件格式 | 第41-45页 |
·ELF文件头(ELF Header) | 第42-43页 |
·节(Section) | 第43页 |
·程序头(Program Header) | 第43-44页 |
·符号表(Symbol Table) | 第44-45页 |
·ELF文件有效信息的提取 | 第45-47页 |
·ELFEX文件 | 第47-55页 |
·程序分析 | 第47-51页 |
·ELFEX文件的生成 | 第51-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LibsafeEX后端处理器的分析与设计 | 第56-68页 |
·程序运行 | 第56页 |
·动态链接和 Preload机制的应用 | 第56页 |
·红黑树 | 第56-65页 |
·红黑树介绍 | 第56-58页 |
·红黑树结点的设计 | 第58-59页 |
·红黑树的生成与操作 | 第59-65页 |
·比较器和善后处理工作 | 第65-66页 |
·比较器 | 第65-66页 |
·善后处理工作 | 第66页 |
·LibsafeEX性能的分析与比较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