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8-12页 |
·水资源规划模型 | 第8-11页 |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1页 |
·黑河流域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2 黑河干流中游平原区水资源形成条件及开发利用现状 | 第14-29页 |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第14-15页 |
·水资源的形成条件 | 第15-26页 |
·地形、地貌 | 第15页 |
·地层、构造 | 第15-17页 |
·气象、水文 | 第17-19页 |
·水文地质 | 第19-26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9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26-27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29页 |
3 黑河干流中游平原区水资源系统分析 | 第29-48页 |
·流域水资源系统划分 | 第29-32页 |
·地表水流系统 | 第29页 |
·地下水流系统与含水层系统 | 第29-30页 |
·水资源系统 | 第30-32页 |
·黑河干流中游平原区水资源系统的作用与地位 | 第32页 |
·河川径流特征 | 第32-35页 |
·径流量的年际变化 | 第32-33页 |
·径流量的年内分配 | 第33-34页 |
·径流量的组成 | 第34-35页 |
·河流入渗特征 | 第35-38页 |
·河流入渗规律 | 第35页 |
·河流入渗量 | 第35-38页 |
·渠道引水与地下水开采特征 | 第38-41页 |
·渠道引水 | 第38-40页 |
·地下水开采 | 第40页 |
·灌区用水量 | 第40-41页 |
·地下水溢出量分析 | 第41-44页 |
·地下水溢出特征 | 第41-43页 |
·地下水溢出量的衰减规律 | 第43-44页 |
·河道下泄量 | 第44-46页 |
·干流中游水资源均衡分析 | 第46-48页 |
4 黑河干流中游平原区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研究 | 第48-77页 |
·建模的依据及其意义 | 第48-49页 |
·水资源规划模型建立的依据 | 第48页 |
·水资源规划模型建立的意义 | 第48-49页 |
·黑河干流中游水资源规划模型的构建 | 第49-53页 |
·水资源规划模型的结构 | 第49-50页 |
·水资源规划模型的建立 | 第50-53页 |
·模型数据与参数的检验和调试 | 第53-60页 |
·检验和调试的方法 | 第54页 |
·检验和调试结果分析 | 第54-60页 |
·模型优化及其成果分析 | 第60-69页 |
·2010年水资源规划及规划模型优化的必要性 | 第60-62页 |
·模型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62-69页 |
·各阶段的水资源规划方案及其优化成果分析 | 第69-77页 |
·各阶段水资源规划方案的制定 | 第69-71页 |
·各阶段水资源规划方案的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71-75页 |
·黑河干流中游水资源优化利用模式及其分析 | 第75-77页 |
5 黑河干流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 | 第77-82页 |
·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 | 第77-79页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特征和原则 | 第77页 |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理论内涵 | 第77-78页 |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标 | 第78-79页 |
·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 第79页 |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模式 | 第79-8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