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裂缝控制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前言 | 第7页 |
|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的现状研究 | 第7-9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1页 |
| ·问题引出 | 第9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 第二章 工程概述和裂缝形成机理及裂缝控制措施 | 第11-30页 |
| ·工程概述 | 第11页 |
|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 第11-18页 |
| ·混凝土的变形 | 第11-12页 |
| ·温度变形 | 第12-13页 |
| ·干湿变形 | 第13-14页 |
| ·沉陷 | 第14页 |
| ·混凝土的不均匀性 | 第14-15页 |
| ·混凝土的徐变 | 第15-16页 |
|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极限拉伸 | 第16-18页 |
| ·弹性模量 | 第16-17页 |
| ·极限拉伸 | 第17-18页 |
|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裂缝成因 | 第18-25页 |
| ·施工工艺因素 | 第18-21页 |
| ·违章施工、不当施工造成混凝土裂缝 | 第19页 |
| ·振捣方式不当引起裂缝 | 第19-20页 |
| ·养护不当引起混凝土开裂 | 第20-21页 |
| ·外界环境因素 | 第21-23页 |
| ·温度 | 第21-22页 |
| ·钢筋锈蚀因素 | 第22页 |
| ·冻胀因素 | 第22-23页 |
| ·材料质量因素 | 第23-25页 |
| ·水泥 | 第23-24页 |
| ·砂、石骨料 | 第24-25页 |
|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裂缝综合控制措施 | 第25-30页 |
| ·设计措施 | 第25-27页 |
| ·施工措施 | 第27-28页 |
| ·监测措施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的计算 | 第30-42页 |
| ·混凝土温度变化过程 | 第30-31页 |
| ·热传导原理 | 第31-35页 |
| ·热传导方程 | 第31-33页 |
| ·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33-35页 |
| ·温度场的差分解法 | 第35-42页 |
| 第四章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 | 第42-63页 |
|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裂缝温度应力研究 | 第42-46页 |
| ·大体积混凝土收缩裂缝温度应力研究 | 第46-63页 |
| ·H/L≤0.2 时的温度应力计算 | 第47-57页 |
| ·最大整浇长度计算(H/L≤0.2) | 第57-60页 |
| ·H/L>0.2 时的底板或墙体的温度应力计算 | 第60-63页 |
| 第五章 工程实例 | 第63-72页 |
| ·工程概况 | 第63页 |
| ·施工准备 | 第63-64页 |
| ·施工部署 | 第64页 |
| ·施工环境准备 | 第64页 |
| ·施工总平面布置 | 第64页 |
| ·人力部署(略) | 第64页 |
| ·施工 | 第64-69页 |
| ·施工方案 | 第64-66页 |
| ·砼浇筑工艺 | 第66-69页 |
| ·凝土试块的留置 | 第69页 |
| ·质量保证及成品保护措施 | 第69页 |
| ·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 第69-70页 |
| ·筏板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验算 | 第70-7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 ·结论 | 第72页 |
| ·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