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5页 |
·引言 | 第7页 |
·介孔材料的分类 | 第7-8页 |
·介孔材料的形成机理 | 第8-10页 |
·液晶模板机理(LCT) | 第8-9页 |
·协同作用机理 | 第9页 |
·电荷匹配机理 | 第9-10页 |
·静电作用模型 | 第10页 |
·棒状自组装模型 | 第10页 |
·层状折皱模型 | 第10页 |
·介孔材料的合成策略 | 第10-14页 |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结构 | 第10-13页 |
·表面活性剂的长链对合成的影响 | 第13页 |
·脱除表面活性剂 | 第13-14页 |
·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23页 |
·介孔材料的合成进展 | 第14-15页 |
·硅基介孔材料的表面改性 | 第15-18页 |
·非硅基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介孔材料的催化性能 | 第20-21页 |
·介孔材料的其他应用 | 第21-22页 |
·介孔Nb_2O_5 的合成 | 第22页 |
·介孔Nb_2O_5 的应用 | 第22-23页 |
·α-蒎烯水合制松油醇的研究 | 第23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5-33页 |
·合成介孔Nb_2O_5 | 第25-27页 |
·合成原料和仪器 | 第25-26页 |
·实验步骤 | 第26页 |
·合成机理 | 第26-27页 |
·介孔Nb_2O_5 的表征方法 | 第27-28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27页 |
·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 | 第27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7页 |
·NH_3-TPD 研究 | 第27-28页 |
·介孔Nb_2O_5 催化α-蒎烯水合反应 | 第28-30页 |
·反应的原料和装置 | 第28页 |
·反应试剂 | 第28页 |
·反应装置 | 第28-29页 |
·反应步骤 | 第29-30页 |
·原料及产品的定性、定量分析 | 第30-33页 |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30页 |
·气相色谱分析 | 第30-31页 |
·产物的定性分析 | 第31页 |
·产物的定量分析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介孔Nb_2O_5合成研究 | 第33-45页 |
·介孔Nb_2O_5 的合成 | 第33-36页 |
·不同EO 与NbCl_5 配比对介孔结构的影响 | 第36-38页 |
·乙醇加入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老化时间的影响 | 第40-42页 |
·老化湿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介孔Nb_2O_5催化α-蒎烯水合反应 | 第45-53页 |
·介孔Nb_2O_5, ZSM5(38)和Hβ分子筛的酸性 | 第45页 |
·空白实验 | 第45-47页 |
·只加入固体催化剂催化的α-蒎烯水合反应 | 第45-46页 |
·只加入氯乙酸催化的α-蒎烯水合反应 | 第46-47页 |
·加入介孔Nb_2O_5 和氯乙酸共同作用催化α-蒎烯水合反应 | 第47-48页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8-49页 |
·介孔Nb_2O_5 与其他三种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效果的比较 | 第49-50页 |
·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50-51页 |
·介孔Nb_2O_5 的重复使用效果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