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5页 |
|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与传统经济的本质比较 | 第8-12页 |
| ·循环经济的内涵 | 第8-9页 |
|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特征 | 第9-11页 |
|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本质比较 | 第11-12页 |
|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 ·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 | 第12-13页 |
| ·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 | 第13-16页 |
| ·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学基础 | 第16-18页 |
| ·循环经济的制度基础 | 第18-20页 |
|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路径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路径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国内循环经济发展路径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本文对循环经济发展路径问题的研究思路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主要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及启示 | 第25-38页 |
| ·美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 | 第25-27页 |
| ·丹麦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 | 第27-30页 |
|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 | 第30-32页 |
|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 | 第32-33页 |
| ·主要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的启示 | 第33-38页 |
| ·主要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的总结 | 第34-35页 |
| ·主要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的启示 | 第35-38页 |
| 第三章 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成绩及改善空间 | 第38-44页 |
| ·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势 | 第38-41页 |
| ·经济环境优势 | 第38页 |
| ·政策环境优势 | 第38-40页 |
| ·文化环境优势 | 第40页 |
| ·自然资源优势 | 第40-41页 |
| ·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成绩 | 第41-42页 |
| ·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改善空间 | 第42-44页 |
| ·经济改善空间 | 第42页 |
| ·政策改善空间 | 第42-43页 |
| ·文化改善空间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 第44-53页 |
| ·确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 第44页 |
| ·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环境 | 第44-46页 |
| ·经济环境建设 | 第44-45页 |
| ·政策环境建设 | 第45-46页 |
| ·文化环境建设 | 第46页 |
| ·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 | 第46-53页 |
| ·从重点企业入手 | 第47-48页 |
| ·从重点企业到构建生态工业园 | 第48-50页 |
| ·从生态工业园再到建立天津市循环型社会 | 第50-51页 |
| ·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总结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的实证分析 | 第53-61页 |
| ·汉沽重点企业的建设 | 第53-55页 |
| ·汉沽重点企业的定位 | 第54页 |
| ·汉沽重点企业的管理 | 第54-55页 |
| ·汉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 第55-58页 |
| ·汉沽生态工业园的建立 | 第55-57页 |
| ·汉沽生态工业园的管理 | 第57-58页 |
| ·汉沽循环型社会的构建 | 第58-61页 |
| ·积极发挥汉沽生态工业园的辐射作用 | 第59-60页 |
| ·大力发展汉沽静脉产业 | 第60页 |
| ·促进汉沽生态工业园与园外经济活动单位接轨 | 第60-61页 |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