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论 | 第1-8页 |
| (一) 问题的缘起:从合伙人信义义务开始 | 第6-7页 |
| (二) 问题的论证:结构与方法 | 第7-8页 |
| 一、有限合伙中合伙人的法律地位 | 第8-18页 |
| (一) 有限合伙的概况 | 第8-11页 |
| 1、有限合伙的概念 | 第8页 |
| 2、有限合伙的历史沿革 | 第8-9页 |
| 3、有限合伙的实践意义 | 第9-11页 |
| (二) 有限合伙与类似商事组织形式的比较 | 第11-12页 |
| 1、有限合伙与普通合伙 | 第11-12页 |
| 2、有限合伙与美国法中其他类似商事组织形式的比较 | 第12页 |
| (三) 有限合伙的法律性质 | 第12-13页 |
| (四) 有限合伙中合伙人的法律地位 | 第13-18页 |
| 1、普通合伙人的法律地位 | 第13-15页 |
| 2、有限合伙人的法律地位 | 第15-18页 |
| 二、“信义义务”的再阐释——理解有限合伙合伙人信义义务的前提 | 第18-23页 |
| (一) 对信义义务理论的回顾 | 第18-20页 |
| 1、信义义务的历史 | 第18-19页 |
| 2、信义义务的性质 | 第19-20页 |
| (二) 信义关系 | 第20-23页 |
| 1、信义关系的特征 | 第20-22页 |
| 2、信义义务的内容 | 第22-23页 |
| 三、有限合伙中合伙人的信义义务 | 第23-38页 |
| (一) 《统一有限合伙法》中的线索 | 第23-24页 |
| (二) 普通合伙人信义义务的内容 | 第24-32页 |
| 1、制定法与法院的看法 | 第24-25页 |
| 2、忠诚义务 | 第25-27页 |
| 3、谨慎义务 | 第27-31页 |
| 4、团体普通合伙人的董事对有限合伙的信义义务 | 第31-32页 |
| (三) 有限合伙人的信义义务 | 第32-36页 |
| 1、《统一有限合伙法》的规定 | 第32-33页 |
| 2、诚实信用与公平交易 | 第33-34页 |
| 3、“控制规则”下有限合伙人的信义义务 | 第34-36页 |
| (四) 协议改变信义义务 | 第36-38页 |
| 四、对中国有限合伙制度的启示 | 第38-45页 |
| (一) 中国有限合伙制度的现状 | 第38-40页 |
| 1、制度的缺失 | 第38-39页 |
| 2、制度的突破 | 第39-40页 |
| (二) 对中国有限合伙立法的启示 | 第40-43页 |
| 1、有限合伙制度的建立 | 第40页 |
| 2、立法建议 | 第40-43页 |
| (三) 理论初探:信义义务、有限责任与法人人格 | 第43-45页 |
| 1、制度所带来的理论桎梏 | 第43页 |
| 2、信义义务、有限责任与法人人格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后 记 | 第49-50页 |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50-55页 |
| 英文详细摘要 | 第55-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