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论 问题意识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交付的性质 | 第12-26页 |
一、交付的独立性:历史、批评与反批评 | 第12-21页 |
(一) 交付制度的演进史:交付之中意思表示的发现 | 第12-14页 |
(二) 交付的独立性:交付是一个真正的契约 | 第14-21页 |
二、物权行为无因性评析:基于错误的交付仍是有效的吗? | 第21-26页 |
(一) 物权行为之无因性及其实益 | 第21-25页 |
(二) 无因性理论实现交易安全的方法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交付的构成 | 第26-36页 |
一、交付的主体 | 第26-28页 |
(一) 交付人的处分权问题 | 第26-27页 |
(二) 交付人的扩展 | 第27-28页 |
二、交付的客体 | 第28-32页 |
(一) 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 | 第28-30页 |
(二) 种类物与特定物的区分 | 第30-31页 |
(三) 交货与交单的区分 | 第31页 |
(四) 交付的异化 | 第31-32页 |
三、交付的主观方面 | 第32-34页 |
(一) 交付中的效果意思 | 第32-33页 |
(二) 交付中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 第33-34页 |
四、交付的客观要件 | 第34-36页 |
(一) 占有概说 | 第34-35页 |
(二) 交付的客观要件之作用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交付的类型 | 第36-50页 |
一、观念交付诸类型 | 第36-43页 |
(一) 简易交付 | 第36-37页 |
(二) 占有改定 | 第37-40页 |
(四) 指示交付 | 第40-43页 |
二、观念交付的存废 | 第43-48页 |
(一) 间接占有的废止论 | 第44-47页 |
(二) 间接占有与观念交付 | 第47-48页 |
三、交付的其它类型 | 第48-50页 |
(一) 拟制交付 | 第48-49页 |
(二) 所有权保留 | 第49-50页 |
第四章 交付的债法效应:作为买卖合同风险负担的一般规则 | 第50-63页 |
一、风险的涵义 | 第50-54页 |
(一) 标的物风险与价金风险 | 第51-52页 |
(二) 价金风险与给付风险 | 第52-54页 |
二、风险负担的一般原则 | 第54-61页 |
(一) 立法例总整理 | 第54-55页 |
(二) 交付主义与物主主义之比较分析 | 第55-61页 |
三、交付主义下的交付类型 | 第61-63页 |
(一) 简易交付 | 第61-62页 |
(二) 占有改定与指示交付 | 第62-63页 |
第五章 交付的物权法效应 | 第63-98页 |
一、物权公示的一般理论 | 第63-69页 |
(一) 物权公示之目的 | 第63-66页 |
(二) 物权公示的对象 | 第66-69页 |
二、动产物权变动公示之方法:交付 | 第69-74页 |
三、交付之公示效力(动产物权公示之效力) | 第74-81页 |
四、物权公示的公信力 | 第81-98页 |
(一) 交付之结果(占有)的公信力 | 第81-84页 |
(二) 善意取得与交付 | 第84-87页 |
(三) 作为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交付的类型 | 第87-98页 |
第六章 立法建议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