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募穴为主治疗胃热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1-18页 |
一、祖国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 | 第11-13页 |
(一) 祖国医学对肥胖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 第11-12页 |
1. 饮食不节 | 第11页 |
2. 痰湿奎滞 | 第11页 |
3. 血瘀不畅 | 第11页 |
4. 气滞津停 | 第11-12页 |
5. 气虚挟痰 | 第12页 |
6. 脾肾阳虚 | 第12页 |
(二) 祖国医学对肥胖症的治疗概况 | 第12-13页 |
1. 辨证论治 | 第12页 |
2. 经验证治 | 第12-13页 |
3. 单味中药治疗 | 第13页 |
4. 药膳治疗 | 第13页 |
二、现代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 | 第13-15页 |
(一) 现代医学对肥胖症的发病机理的认识 | 第13-14页 |
1. 脂肪摄入过多 | 第13页 |
2. 低代谢率 | 第13-14页 |
3. 瘦素 | 第14页 |
4. 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 | 第14页 |
5. 解偶联蛋白基因 | 第14页 |
6. 其他原因 | 第14页 |
(二) 现代医学对肥胖症的治疗 | 第14-15页 |
1. 饮食控制疗法 | 第14页 |
2. 运动疗法 | 第14-15页 |
3. 药物疗法 | 第15页 |
三、针灸治疗肥胖症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一) 针灸治疗肥胖症的现状 | 第15-16页 |
1. 体针法 | 第15页 |
2. 耳针法 | 第15-16页 |
3. 体、耳针结合法 | 第16页 |
4. 穴位埋线疗法 | 第16页 |
5. 针刺配合推拿 | 第16页 |
6. 芒针疗法 | 第16页 |
(二) 针刺治疗肥胖症的机理研究 | 第16-18页 |
1.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整作用 | 第17页 |
2. 针刺对脂质代谢及调节激素的影响 | 第17页 |
3. 针刺对糖代谢及调节激素的影响 | 第17-18页 |
4. 针刺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8-24页 |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一) 病例选择 | 第18-19页 |
1. 肥胖症的西医诊断标准 | 第18页 |
2. 肥胖症胃热湿阻型的中医辩证标准 | 第18-19页 |
3.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4.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5. 病例纳入 | 第19页 |
6. 一般资料 | 第1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 分组 | 第19页 |
2. 选用穴位 | 第19-20页 |
3. 操作方法 | 第20页 |
4.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5. 统计方法 | 第21页 |
二、结果与分 | 第21-24页 |
(一) 试验结 | 第21-23页 |
1. 三种针灸治疗方法疗效比 | 第21页 |
2. 治疗前后患者肥胖指标的变 | 第21-23页 |
3. 治疗前后患者主要症状的评分比 | 第23页 |
(二) 结果分 | 第23-24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4-26页 |
一、治则与选穴说明 | 第24-25页 |
1. 治疗原则 | 第24页 |
2. 本研究针灸选穴的意义 | 第24-25页 |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5-26页 |
1. 结论 | 第25页 |
2. 不足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附录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