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植酸酶基因转化棉花及转基因植株再生

1 引言第1-13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3-22页
   ·供试材料第13-15页
     ·菌株、载体和质粒第13页
     ·棉花品种第13页
     ·培养基类型与配制第13-14页
     ·PCR引物第14-15页
     ·主要仪器第15页
   ·试验方法第15-22页
     ·以茎尖分生组织为受体的基因枪转化体系第15-19页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19-21页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质粒DNA第21-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31页
   ·以茎尖分生组织为受体的基因枪转化体系的建立第22-26页
     ·碳源与对茎尖分生组织生长的影响第22页
     ·活性炭对茎尖培养效果的影响第22-23页
     ·外源激素对茎尖分生组织生长的影响第23页
     ·轰击距离和轰击次数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23-24页
     ·转化体的筛选和抗性再生植株的获得第24页
     ·转化植株的PCR分析第24-25页
     ·转化植株的PCR-Southem杂交分析第25页
     ·转化植株的嫁接结果第25-26页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26-29页
     ·农杆菌中的质粒检测第26页
     ·棉花胚性愈伤组织在不加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动态第26-27页
     ·卡那霉素(Kan)浓度对EC生长的影响第27页
     ·农杆菌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第27-28页
     ·共培养时间和温度对转化的影响第28页
     ·抑菌培养和选择培养的效果第28-29页
     ·抗性愈伤组织DNA的分子检测结果第29页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的效果第29-31页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第29页
     ·卡那霉素筛选结果第29-30页
     ·转基因棉花PhyA基因的PCR检测第30-31页
4 讨论第31-35页
   ·不同遗传转化方法的评价第31-32页
   ·转化外植体的选择第32页
   ·卡那霉素的作用及选择方法第32-33页
   ·植酸酶基因的应用前景第33-35页
5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2-43页
作者简历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版图说明第45-46页
版图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自然情感如何升华为审美情感--尹朝阳绘画艺术分析
下一篇:DWDM在河南网通高速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