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3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定义 | 第6-9页 |
·我国学术界关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定义 | 第6-7页 |
·对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各种定义的评析 | 第7-9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定义的重新界定 | 第9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罪名来源 | 第9-10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犯罪产生的原因 | 第10-11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犯罪的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第2章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犯罪构成 | 第13-23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主体特征 | 第13-15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主观特征 | 第15-19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主观故意的范围 | 第15-16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中“明知”的认定 | 第16-18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应知”的认定 | 第18-19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客体特征 | 第19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客观方面 | 第19-23页 |
第3章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认定 | 第23-34页 |
·走私故意的认定 | 第23-25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主观故意的确定 | 第23-24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主观要件之认识错误 | 第24-25页 |
·偷逃应缴税额的计算问题 | 第25-26页 |
·实际获利与否不是认定本罪的必要条件 | 第26-27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行为方式的认定 | 第27-30页 |
·利用虚假合资公司进行走私的认定 | 第27-29页 |
·关于利用购买的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特定减免税批文等涉税单证进口货物的行为的认定 | 第29-30页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共同犯罪的认定 | 第30-34页 |
·共同犯罪中对“通谋”的理解 | 第31-32页 |
·共同犯罪中运输人的认定 | 第32-33页 |
·犯罪集团的认定 | 第33-34页 |
第4章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立法完善 | 第34-40页 |
·罪名的完善 | 第34-36页 |
·关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罪名 | 第34-35页 |
·关于增设介绍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 第35-36页 |
·刑罚的完善 | 第36-40页 |
·自然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刑罚完善 | 第36-38页 |
·单位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刑罚完善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详细摘要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