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脏腑病证论文--肝胆系病证论文

阴黄证、阳黄证的客观化诊断临床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英文缩略词索引第7-8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8-10页
 第一节 概念第8页
 第二节 阳黄阴黄理论发展历程第8-10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10-28页
 第一节 研究资料和方法第11-12页
  一、临床资料第11页
  二、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三、观察指标及方法第12页
  四、统计方法第12页
 第二节 结果第12-21页
  一、各组患者症状分布情况第12-13页
  二、各组患者体征分布情况第13页
  三、各组患者舌象分布情况第13页
  四、各组患者脉象分布情况第13-14页
  五、各组患者病程分布情况第14页
  六、各组患者化验指标第14-16页
  七、各组患者脾脏及胆囊情况第16页
  八、阴黄证阳黄证计量诊断表第16-21页
 第三节 讨论第21-26页
  一、阳黄、阴黄病因病机分析第21页
  二、阳黄、阴黄症候分析第21-22页
  三、阳黄、阴黄及无黄疸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及影像学关系探讨第22-25页
  四、阳黄证、阴黄证的诊断思路第25-26页
 第四节 结论第26页
 第五节 缺憾与展望第26-27页
 参考文献第27-28页
综述第28-32页
 一、病因病机探讨第28页
 二、阴黄、阳黄对应的疾病第28-29页
 三、阴黄、阳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第29页
 四、阴黄、阳黄的治则治法第29页
 五、阴黄、阳黄试验相关性研究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致谢第32页

论文共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观念的发展
下一篇:传输层安全协议中客户端会话缓存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