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后足的结构形态仿生信息采集及生物力学测试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0页 |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9页 |
| ·昆虫形态的仿生学研究 | 第9-11页 |
| ·三维几何特征信息提取的研究 | 第11-13页 |
| ·生物力学的研究 | 第13-15页 |
| ·生物力学在仿生行走机器人研究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 ·蝗虫生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 第16-19页 |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昆虫仿生的原理 | 第20-25页 |
| ·仿生学的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 ·昆虫后足的几何特征 | 第21-25页 |
| ·昆虫足的结构特征 | 第21-22页 |
| ·昆虫足的形态特征 | 第22-23页 |
| ·提取昆虫足几何特征的意义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蝗虫后足轮廓信息的提取 | 第25-42页 |
| ·切片法 | 第25-31页 |
| ·切片法的原理 | 第25-26页 |
| ·切片法获得昆虫后足三维重构的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 ·数据处理 | 第28-31页 |
| ·逆向工程法 | 第31-40页 |
| ·逆向工程的基本概念 | 第31-32页 |
| ·逆向工程法获得蝗虫后足的三维重构的试验步骤 | 第32-36页 |
| ·数据处理 | 第36-40页 |
| ·两种方法的比较 | 第40-42页 |
| ·测量和重构的精度 | 第40-41页 |
| ·模型化过程的可操作性 | 第41页 |
| ·优缺点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活体蝗虫后足生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 第42-72页 |
| ·生物力学原理简介 | 第42-44页 |
| ·应力-应变曲线 | 第42-43页 |
| ·泊松比 | 第43-44页 |
| ·实验仪器及步骤 | 第44-47页 |
| ·实验仪器与夹具 | 第44-47页 |
| ·软件调整 | 第47页 |
| ·拉伸活体蝗虫后足的试验步骤 | 第47-49页 |
| ·蝗虫后足关节拉伸试验准备 | 第47页 |
| ·软件设置 | 第47-48页 |
| ·拉伸设置 | 第48页 |
| ·蝗虫后足胫节拉伸试验准备 | 第48页 |
| ·拉伸过程 | 第48-49页 |
| ·数据处理 | 第49-67页 |
| ·载荷-位移与载荷-时间曲线的比较 | 第50-56页 |
| ·蝗虫后足腿节、关节与胫节的载荷-时间曲线比较 | 第56-63页 |
| ·断面面积的测量 | 第63-67页 |
| ·对比实验 | 第67-69页 |
| ·突灶螽简介 | 第67-68页 |
| ·突灶螽后足拉伸测试 | 第68-69页 |
| ·蝗虫与突灶螽后足的不同 | 第69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9-72页 |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69-70页 |
| ·夹具强度 | 第70页 |
| ·应力集中 | 第70-72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 摘要 | 第80-82页 |
| Abstract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