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史记》中的女性形象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3页 |
引言 | 第13-20页 |
一 关于“形象”涵义的发展 | 第13-14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三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7-18页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第一章《史记》女性形象分类 | 第20-38页 |
第一节 贵族女性 | 第20-32页 |
一 皇后国母类 | 第20-24页 |
二 王妃姬妾类 | 第24-30页 |
三 大臣女眷类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平民女性 | 第32-38页 |
一 小市民妇媪 | 第33-34页 |
二 高义母 | 第34-35页 |
三 贤明妻 | 第35-36页 |
四 孝顺女 | 第36-38页 |
第二章《史记》女性形象个案分析 | 第38-60页 |
第一节 吕后:双重性格形象 | 第38-47页 |
一 吕后的双重性格 | 第38-45页 |
二 吕后双重性格的深层心理 | 第45-47页 |
第二节 褒姒:命运的悲剧形象 | 第47-51页 |
一 悲剧的命运 | 第48页 |
二 命运的悲剧 | 第48-49页 |
三 褒姒形象及意义 | 第49-51页 |
第三节 窦太后:嬖爱母和政治家形象 | 第51-60页 |
一 嬖爱母 | 第51-53页 |
二 女性政治家 | 第53-60页 |
第三章《史记》女性形象塑造艺术 | 第60-77页 |
第一节 塑造艺术 | 第60-70页 |
一 简笔勾勒以形传神 | 第60-61页 |
二 用情布景借景烘托 | 第61-65页 |
三 曲笔传奇绘心传情 | 第65-70页 |
第二节 复笔艺术 | 第70-77页 |
一 重叠皴染凸现人物性情 | 第70-73页 |
二 简笔复刻外化人物心理 | 第73页 |
三 交叠重复创设人物环境 | 第73-75页 |
四 巧用重言活现人物神韵 | 第75-77页 |
第四章 《史记》女性形象对《聊斋》影响 | 第77-96页 |
第一节 蒲松龄对《史记》的研读 | 第78-79页 |
第二节《史记》女性形象对《聊斋》影响 | 第79-96页 |
一 故事 | 第79-89页 |
二 人物形象 | 第89-94页 |
三 语言 | 第94-96页 |
结语 | 第96-99页 |
注释 | 第99-107页 |
附表 | 第107-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