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前言 | 第9-10页 |
·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 第10-25页 |
·田间直接自然鉴定法 | 第10-11页 |
·种子活力指标 | 第11页 |
·人工模拟直接鉴定法 | 第11-12页 |
·间接鉴定法 | 第12-25页 |
第二章 萝卜芽期耐热性鉴定筛选温度和指标的确定研究 | 第25-33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计算、方差分析 | 第25-26页 |
·聚类分析 | 第26页 |
·利用建立的芽期耐热性鉴定方法对大量种质品种进行耐热性筛选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不同温度下各萝卜种质品种发芽率和相对发芽率的差异 | 第26-27页 |
·不同温度下各萝卜种质品种发芽指数和相对发芽指数的差异 | 第27-29页 |
·不同温度下各萝卜种质活力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的差异 | 第29-30页 |
·不同萝卜种质品种耐热性聚类分析 | 第30-31页 |
·大量萝卜种质品种耐热性聚类分析筛选 | 第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萝卜苗期人工模拟气候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 第33-39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33-34页 |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页 |
·热害指数计算和相关系数分析 | 第33-34页 |
·利用建立的人工模拟气候苗期耐热性鉴定方法对种质品种进行耐热性筛选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不同温度处理下萝卜幼苗形态特征表现 | 第34页 |
·不同温度胁迫下品种间热害指数差异表现 | 第34-36页 |
·利用热害指数对大量萝卜种质品种进行耐热性筛选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萝卜耐热性与其苗期叶片生化指标含量的关系研究 | 第39-45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39-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不同耐热性萝卜品种苗期叶片多胺含量表现 | 第40-42页 |
·不同耐热性萝卜品种苗期叶片精氨酸脱羧酶(ADC)含量表现 | 第42-43页 |
·耐热性与热害指数、内源多胺和精氨酸脱羧酶含量相关性分析 | 第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7页 |
·利用种子活力指标鉴定品种的耐热性标准 | 第45页 |
·利用苗期热害指数指标鉴定品种的耐热性标准 | 第45-46页 |
·萝卜苗期叶片多胺和精氨酸脱羧酶含量变化与耐热性的关系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