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生物医用材料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 第12页 |
| ·抗凝血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 第12-15页 |
| ·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 第12-13页 |
| ·高分子材料的凝血原理 | 第13-14页 |
|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抗凝血的关系 | 第14-15页 |
| ·植入人造器官与“以生物医用材料为中心的感染” | 第15-17页 |
| ·高分子材料表面抗凝血改性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 ·高分子材料表面抗菌改性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 ·两种常见的医用高分材料 | 第23-24页 |
| ·涤纶材料 | 第23-24页 |
| ·聚氯乙烯材料 | 第2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 第2章 等离子体引发肝素固定的涤纶表面抗凝血性研究 | 第26-42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实验部分 | 第27-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 ·实验方案 | 第27-28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28-29页 |
| ·样品的表面组成、结构表征 | 第29-31页 |
| ·样品的接触角测定 | 第31页 |
| ·血小板粘附实验 | 第31页 |
| ·APTT实验 | 第31-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 ·材料表面组成、结构分析 | 第32-37页 |
| ·材料表面能研究 | 第37-38页 |
| ·血液相容性分析 | 第38-40页 |
| ·小结 | 第40-42页 |
| 第3章 臭氧引发肝素固定的涤纶表面抗凝血性研究 | 第42-53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 ·实验总体方案 | 第42-43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43-44页 |
| ·样品的组成、结构表征 | 第44页 |
| ·样品的接触角测定 | 第44-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 ·材料表面组成、结构分析 | 第45-49页 |
| ·材料表面能研究 | 第49-50页 |
| ·血液相容性分析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第4章 PVC表面抗凝血改性的研究 | 第53-65页 |
| ·引言 | 第53-54页 |
|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 ·实验总体方案 | 第54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54-55页 |
| ·表征 | 第55-56页 |
| ·样品的接触角测定 | 第56页 |
| ·血小板粘附实验 | 第5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 ·材料表面组成、结构分析 | 第56-60页 |
| ·材料表面能研究 | 第60-61页 |
| ·样品与水的界面自由能 | 第61-62页 |
| ·血液相容性分析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5章 涤纶材料表面银离子注入抗菌改性的研究 | 第65-84页 |
| ·前言 | 第65页 |
| ·实验部分 | 第65-70页 |
| ·实验材料 | 第65-66页 |
| ·实验总体方案 | 第66页 |
| ·实验方法 | 第66-68页 |
| ·材料学表征 | 第68页 |
| ·细菌粘附实验 | 第68-69页 |
| ·内皮细胞毒性实验 | 第69-7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0-82页 |
| ·材料表面组成与结构分析 | 第70-74页 |
| ·银离子释放行为分析 | 第74-76页 |
| ·材料表面细菌粘附行为分析 | 第76-78页 |
| ·材料与细菌膜的接触角结果和细菌与材料表面的粘附自由能分析 | 第78-81页 |
| ·银改性PET的细胞毒性评价分析 | 第81-82页 |
| ·小结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4-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