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0-13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膨胀土改良及路基填筑施工 | 第15-49页 |
| ·工程概况及路基设计标准 | 第15页 |
| ·改良膨胀土室内试验 | 第15-18页 |
| ·取土场填料试验 | 第15-17页 |
| ·石灰质量控制试验 | 第17页 |
| ·改良土室内试验 | 第17-18页 |
| ·改良膨胀土拌合及路基填筑施工工艺简述 | 第18-26页 |
| ·集中路拌法 | 第19-22页 |
| ·集中预拌路拌法 | 第22页 |
| ·二次掺灰预拌路拌法 | 第22-25页 |
| ·路拌法 | 第25页 |
| ·厂拌法 | 第25页 |
| ·主要机械设备及试验、检验、测量仪器配置 | 第25-26页 |
| ·改良膨胀土拌合及路基填筑工艺参数试验研究 | 第26-49页 |
| ·工艺试验检测原则 | 第26-27页 |
| ·检测数据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 ·路拌改良土拌和工艺参数研究 | 第28-37页 |
| ·厂拌改良土拌和工艺参数研究 | 第37-39页 |
| ·改良膨胀土经济指标分析及环境评价 | 第39-46页 |
| ·路基填筑工艺参数研究 | 第46-49页 |
| 第3章 改良膨胀土路基质量检测指标体系及控制标准 | 第49-59页 |
| ·现行改良膨胀土路基控制标准 | 第49页 |
|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第49页 |
| ·数理统计回归分析法 | 第49页 |
| ·正态分布统计分析 | 第49页 |
| ·改良膨胀土路基压实密度检测 | 第49-53页 |
| ·压实密度检测方法 | 第49-50页 |
| ·灌砂法与环刀法、核子射线法检测基床以下压实密度的对比试验研究 | 第50-51页 |
| ·灌砂法与环刀法、核子射线法检测基床底层压实密度的对比试验 | 第51-53页 |
| ·改良膨胀土路基力学指标检测 | 第53-57页 |
| ·力学指标检测的试验方法 | 第53页 |
| ·基床以下及基床底层改良土具有95%置信度的 K30值试验研究 | 第53-54页 |
| ·基床以下改良土 K30与 Evd、CBR检测方法的对比试验研究 | 第54-55页 |
| ·基床底层改良土 K30与 Evd、CBR检测对比试验研究 | 第55-56页 |
| ·不同时间对 K30、Evd值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56-57页 |
|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第57-59页 |
| ·具有95%置信度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的试验研究 | 第57-58页 |
| ·不同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第58-59页 |
| 第4章 改良膨胀土高路堤沉降及变形特性研究 | 第59-74页 |
| ·路基沉降及变形观测 | 第59-60页 |
| ·沉降观测断面设置 | 第59页 |
| ·沉降设备的埋设 | 第59页 |
| ·沉降观测周期 | 第59页 |
| ·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 第59-60页 |
| ·沉降观测数据整理及分析 | 第60-74页 |
| ·沉降观测数据整理 | 第60-73页 |
| ·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 第73-74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8页 |
|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74-76页 |
| ·膨胀土改良工艺综合评价 | 第74-76页 |
| ·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工艺参数 | 第76页 |
| ·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检测体系 | 第76页 |
| ·路基沉降及变形观测 | 第76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6-78页 |
| ·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及检测体系研究 | 第76-77页 |
| ·工后沉降观测及评估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