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3页 |
Abstraet | 第3-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6-17页 |
1 背景 | 第6-8页 |
·柠檬酸及其盐类、酯类的用途 | 第6-7页 |
·柠檬酸的生产发展概况 | 第7-8页 |
2 黑曲霉积累柠檬酸的机理 | 第8-13页 |
·黑曲霉柠檬酸生物合成途径 | 第8-9页 |
·黑曲霉柠檬酸发酵的代谢调控 | 第9-12页 |
·黑曲霉积累柠檬酸的机理 | 第12-13页 |
3 柠檬酸发酵菌黑曲霉的诱变育种现状 | 第13-17页 |
·诱变剂的选择 | 第13页 |
·~(60)Co-γ辐射及复合诱变育种 | 第13-14页 |
·离子注入及复合诱变育种 | 第14页 |
·激光及复合诱变育种 | 第14页 |
·SHAM特异性育种 | 第14页 |
·细胞工程育种 | 第14-15页 |
·基因工程育种 | 第15页 |
·柠檬酸发酵菌黑曲霉育种的发展方向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途径 | 第17-2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3 基本思想 | 第17页 |
4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仪器设备 | 第17页 |
·菌种 | 第17-18页 |
·培养基 | 第18页 |
·基本方法 | 第18-19页 |
·突变菌株的选择性培养 | 第19-20页 |
·筛选方法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诱变方法和结果 | 第22-39页 |
1 整体实验设计 | 第22-24页 |
2 用LiCl+~(60)Co-γ复合诱变 | 第24-30页 |
·诱变方法 | 第24页 |
·诱变结果 | 第24-29页 |
·分析与总结 | 第29-30页 |
3 用LiCl+N~+复合诱变 | 第30-31页 |
·诱变方法 | 第31页 |
·诱变结果 | 第31页 |
·分析与总结 | 第31页 |
4 用LiCl+激光复合诱变 | 第31-36页 |
·诱变方法 | 第32页 |
·诱变结果 | 第32-35页 |
·分析与总结 | 第35-36页 |
5 用LiCl+~(60)Co-γ+N~+复合诱变 | 第36-39页 |
·诱变方法 | 第37-38页 |
·诱变结果 | 第38页 |
·分析与总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机理分析和总结 | 第39-43页 |
1 机理的分析 | 第39-40页 |
·辐射诱变机理分析 | 第39页 |
·离子注入机理分析 | 第39-40页 |
2 低能离子注入的生物效应 | 第40页 |
3 激光辐照的诱变机理 | 第40-43页 |
·激光辐照对微生物的刺激效应 | 第40-42页 |
·激光辐照微生物所产生的刺激效应的机制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3-45页 |
1 结论 | 第43页 |
2 建议 | 第43-45页 |
第六章 参考文献与致谢 | 第45-49页 |
1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2 致谢 | 第48-49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49-50页 |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