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通风、除尘、空气净化、除湿论文

北方地区高校既有教学建筑通风环境改造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论文选题背景第12-1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研究的目的第13页
     ·研究的意义第13-15页
   ·目前研究的现状与前景第15-19页
     ·发展现状第15-17页
     ·发展前景第17-19页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19-20页
第二章 高校建筑概况分析第20-31页
   ·中国高校发展的历史概况第20-23页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概述第20-22页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第22-23页
   ·我国高校结构、职能及教育教学模式演进第23-26页
     ·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第23-24页
     ·高等教育职能的变化第24-25页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演进第25-26页
   ·当代我中国高校校园建设与教学建筑第26-30页
     ·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高校校园建设第26-28页
     ·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建筑的关联性分析第28-29页
     ·当前高校教学建筑问题分析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可持续建筑与既有建筑改造第31-41页
   ·可持续建筑综述第31-34页
     ·可持续建筑概念第31页
     ·可持续建筑技术第31-33页
       ·围护结构保温技术第32页
       ·被动式太阳能系统第32页
       ·导光管技术第32-33页
       ·层围护结构第33页
       ·生态绿墙第33页
     ·可持续建筑发展趋势第33-34页
   ·既有建筑改造综述第34-37页
     ·既有建筑改造必要性第34页
     ·既有建筑改造的原则第34-35页
     ·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综述第35-37页
       ·外围护系统改造第35-36页
       ·采光系统改造第36页
       ·通风系统改造第36-37页
   ·建筑自然通风与可持续建筑发展第37-41页
     ·自然通风的定义及优势第37-39页
     ·关于自然通风研究和应用现状第39-41页
第四章 高校既有建筑及其通风改造第41-55页
   ·高校建筑可持续改造实践第41-48页
     ·高校校园与建筑功能分类第41页
     ·高校建筑更新改造第41-42页
     ·高校传统校园与既有建筑的现状分析第42-44页
     ·促进高校校园与建筑发展变化的基本因素第44-46页
     ·实例分析第46-48页
   ·高校既有建筑可持续性改造的制度化探索第48-49页
   ·高校既有建筑可持续性改造的对象和内容第49页
   ·高校既有建筑通风环境改造的意义与价值第49-51页
     ·促进高校建筑环境的改善第49-50页
     ·促进高校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第50-51页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第51页
   ·高校既有教学建筑通风改造可行性分析第51-55页
     ·通风技术概况第51-52页
     ·高校既有建筑市场供求第52-53页
     ·政府政策第53-54页
     ·高校建筑环境第54-55页
第五章 北方地区高校既有教学建筑通风环境改造技术与方法第55-70页
   ·北方地区环境气候特征第55-56页
     ·北方地区热环境第55页
     ·北方地区风环境第55页
     ·北方地区建筑的气候适应性特征第55-56页
   ·北方高校既有教学建筑通风环境改造原则第56-59页
     ·适应性原则第56-57页
     ·以人为本原则第57页
     ·整体性原则第57-58页
     ·因地适宜原则第58页
     ·可持续性原则第58-59页
   ·高校既有建筑的自然通风潜力研究第59-61页
   ·技术性通风改造的设计步骤第61-64页
     ·原有建筑调研第61-62页
     ·选择适宜技术并制定改造方案第62-63页
     ·实施改造第63-64页
     ·改造后效果评估第64页
   ·高校建筑通风改造的方法第64-70页
     ·建筑内部空间调整第64-65页
     ·风井通风第65-70页
       ·风井通风概念第65-66页
       ·风井通风技术第66-68页
       ·风井的设计原则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语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后记第7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引黄水库水有机物替代参数测定方法优化及应用
下一篇: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染整废水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