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7页 |
| 一、村民自治与乡镇政权治理的关系 | 第7-9页 |
| (一) 村民自治概念的界定 | 第7-8页 |
| (二) 村民自治的实行及其与乡镇政权治理的关系 | 第8-9页 |
| 二、当前国内村民自治水平和乡镇政权治理的几种模式及进行模式创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 第9-13页 |
| (一) 当前国内村民自治的水平 | 第9-10页 |
| (二) 目前国内乡镇政权治理的几种模式 | 第10页 |
| (三) 当前,我国乡镇政权进行治理模式创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 第10-13页 |
| 三、现行乡镇政权治理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 | 第13-23页 |
| (一) 目前,我国乡镇政权治理的突出问题 | 第13-20页 |
| (二) 对我国乡镇政权治理“问题”的相关原因分析 | 第20-23页 |
| 四、我国乡镇政权治理模式创新的思路和目标 | 第23-44页 |
| (一) 加快乡镇政权体制改革,实现体制创新 | 第24-31页 |
| (二) 改革和完善乡镇政权相关制度,实现制度创新 | 第31-36页 |
| (三) 加快乡镇政权的人力资源开发,实现其运行软环境创新 | 第36-39页 |
| (四) 健全监督机制,实现乡镇政权监督机制创新 | 第39-42页 |
| (五) 加强对“村两委”及村民的正确领导,实现乡镇政权的依托资源创新 | 第42-44页 |
| 五、对村民自治背景下乡镇政权治理模式创新的讨论与思考 | 第44-49页 |
| (一) 从我们党和国家相关的制度安排方面来探讨 | 第44-46页 |
| (二) 从目前国内推动乡镇政权实现治理模式创新的组织化程度即组织推动的层面来论证 | 第46-47页 |
| (三) 从乡镇政权实现治理模式创新所依托的实施主体即人员素质的角度来分析 | 第47-49页 |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50-53页 |
| 后记 | 第53页 |